我國工業和信息化發展面臨深刻變革和挑戰,深層次矛盾和問題更加突出。產業結構不合理,部分行業產能過剩嚴重,過度依賴投資和出口,自主創新能力不強,缺乏核心技術和品牌等問題讓中國轉型升級工作顯得尤為重要。華圖公務員考試研究中心為你全面解讀聯考申論熱點關鍵詞——轉型升級。
《工業轉型升級規劃(2011—2015年)》
1、宏觀對策
①著力提升自主創新能力
②推進信息化與工業化深度融合
③改造提升傳統產業
④培育壯大戰略性新興產業
⑤加快發展生產性服務業
2、具體對策
①推動戰略性新興產業健康發展。建立促進新能源利用的機制,加強統籌規劃、項目配套、政策引導,擴大國內需求,制止太陽能、風電等產業盲目擴張。
②控制增量,優化存量,推動企業兼并重組,提高產業集中度和規模效益。
③落實并完善促進小型微型企業發展的政策,進一步減輕企業負擔,激發科技型小型微型企業發展活力。
④實施有利于服務業發展的財稅、金融政策,支持社會資本進入服務業,促進服務業發展提速、比重提高、水平提升。
熱點必知
我國工業和信息化發展面臨深刻變革和挑戰。從外部發展環境看,全球經濟結構加速調整,新的格局正在形成。發達國家重新重視發展實體經濟,提出了“再工業化”、“低碳經濟”、“智慧地球”等新的理念,加快布局新能源、新材料、信息、環保、生命科學等領域發展,搶占未來科技和產業發展制高點,這從客觀上對我國經濟發展形成了巨大的壓力和制約。從內部發展環境看,在國際金融危機的沖擊下,我國工業的深層次矛盾和問題更加突出。主要表現為:產業結構不合理,部分行業產能過剩嚴重,過度依賴投資和出口,自主創新能力不強,缺乏核心技術和品牌,總體上處于國際產業分工體系的中低端。我國工業目前仍主要依靠大量消耗物質資源,資源環境難以支撐,發展不可持續。
考點必背
命題切入點一:意義分析
問題:根據給定材料,用不超過150字的篇幅指出調整產業結構有哪些積極意義
要求:分析深入,概括準確、條理清晰。
1、促進發展方式從粗放型轉向集約型,提高產業的整體素質和經濟增長的質量效益。
2、促進產品從低附加值轉向高附加值轉變,提高產業競爭力;
3、促進從高能耗高污染轉向低能耗低污染,實現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