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中德經濟合作駛入快車道。在德中國企業積極主動與當地企業和社區良性互動,在履行企業社會責任、打造良好企業品牌的同時,也提升了中國的國家形象。
今年5月底,德國中國商會正式成立,這是中國企業在歐洲成立的首個商會。首任德國中國商會會長、中國工商銀行法蘭克福分行總經理陳飛對本報記者表示,商會將為中國企業了解德國法律、文化等提供咨詢,也將代表中國企業集體發聲,消除德國公眾的誤解和偏見,努力把開發、合作、共贏的中國企業形象展現給歐洲。
華為德國公司首席執行官程戟對本報記者表示:“華為在德國的投資從一開始就規劃為長期投資。融入當地社會,進行本土化發展,是公司能夠長期開展業務的根本之路。”華為在通訊科技領域的創新實力,在業內越來越得到重視。華為產品在當地電信運營商中的口碑很好,但普通民眾的認知度和信任度還不太高。“對有關質疑我們充分理解,華為能做的就是保證產品在技術上過硬,不出現問題,民眾疑慮自然會平息。”
華為德國公司70%的員工實現了本地化,每年都招收當地大學生。招收應屆畢業生成本相對較大,但華為愿意將他們培訓成高級技術人才,并派他們去中國培訓。德籍員工宋可滕告訴記者,華為公司很受德國年輕人的歡迎,因為中國本身對德國人越來越有吸引力,能夠進入華為這樣的公司對德國年輕人來說是很好的機會。
華為還為德國政府的寬帶戰略提供技術建議和解決方案,與德國大學、研究所合作進行技術開發。目前,華為與德國18所大學的34個項目有合作。
在2014國家公務員考試申論與行測備考過程中,對于時事熱點問題的關注與整理是重要一環。特別是在申論考試中,對于申論材料的理解,是公考取得高分的關鍵。針對申論的復習,除了勤加練習,多多練筆之外,還應時刻關注社會熱點問題,對時政熱點具有敏銳的觀察能力與評議能力。
中國的無菌包裝生產企業紛美包裝今年6月在德國薩安州的哈勒工廠舉行開業儀式,并為當地兒童癌癥組織捐款2萬歐元。雖然金額不大,卻讓與會者感到了中國企業的社會責任心和回報當地社區的誠意。紛美包裝董事長洪鋼對本報記者表示,他們的目標是讓企業經營活動在任何時候都符合甚至超越所在地公眾對企業在法律、道德與商業運營方面的期望水平。
洪鋼表示,國家形象和企業形象密切相關。他們今后會采取具體措施,通過加強企業形象,提升中國的國家形象。
在2014國家公務員考試申論與行測備考過程中,對于時事熱點問題的關注與整理是重要一環。特別是在申論考試中,對于申論材料的理解,是公考取得高分的關鍵。針對申論的復習,除了勤加練習,多多練筆之外,還應時刻關注社會熱點問題,對時政熱點具有敏銳的觀察能力與評議能力。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