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環境保護部副部長周建
隨著PM2.5等環境熱點問題的持續升溫,環境保護話題成為今年全國兩會的熱點話題,近日本刊記者就環境保護相關話題采訪了全國政協委員、環境保護部副部長周建。
記者:2012年我國環境保護工作取得了污染減排、環境保護優化經濟發展和解決民生環境問題等方面的顯著成就,但目前環境形勢依然嚴峻,在環境保護方面我們還存在哪些困難和問題?
周建:我們要清醒地看到,我國環境形勢依然嚴峻,我們既要有打攻堅戰的緊迫意識,又要有打持久戰的思想準備。
一是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仍然大,減排任務艱巨。“兩高一資”行業投資增幅雖有下降,但現有產能釋放帶來的污染物增量壓力很大。機動車每年增長1500萬輛左右,機動車氮氧化物排放量仍呈增長趨勢。
二是環境污染仍然十分嚴重。70%左右的城市不能達到新的環境空氣質量標準。今年初出現的長時間大范圍霧霾天氣,影響17個省(區、市),約占國土面積1/4,受影響人口達6億。20%左右的國控斷面水質依然為劣V類,基本喪失水體功能。一半城市市區地下水污染嚴重。
三是環境風險繼續增加,損害群眾健康的環境問題比較突出。我國正處于社會轉型和環境敏感、環境風險高發時期,長期積累的環境矛盾正集中顯現,PM2.5、飲用水安全、血鉛事件和化學品污染問題已引起群眾強烈關注。
四是環境管理體制不順,生態環境保護職能分散交叉現象依然存在。同時政府部門的工作作風有待進一步轉變,服務能力有待繼續提高。
記者:面對經濟的快速發展和資源環境的壓力,我們應該如何正確認識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之間的關系?
周建:正確處理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的關系是環保工作的難點。環境出現問題可以在經濟政策方面找到一些原因。正確的經濟政策就是正確的環境政策。必須堅持在發展中保護,在保護中發展,以環境保護優化經濟發展,努力推進環境保護與經濟發展協調融合。
記者:今年兩會上您和其他6位全國政協委員提交了“關于空氣污染嚴重地區實行煤炭消費總量控制的提案”,是出于什么樣的考慮?
周建:在我國能源消費結構中,煤炭的消費總量一直占有較大的比例,大氣污染在很多方面是因為燃煤造成的,這次霧霾的出現和燃煤過多,局部的排放量過大是有直接關系的。
提案中我們提出,在當前控制煤炭消費增速的基礎上,建議空氣污染嚴重的京津冀魯、長三角、珠三角等地區,盡快實現煤炭消費總量零增長。火電項目是燃煤的消費大戶,就北京來講,影響北京地區空氣質量的重要因素是火電,光北京周邊就布了2億多千瓦的火電項目。
我注意到今年的兩會上一些代表委員提出,我們的很多火電項目的排放是達標的,但這些項目畢竟不是零排放,在環境負荷已經超載的情況下,必須要控制燃煤總量。環境質量標準和排放標準不是一個概念。
我國的煤炭資源存量越來越少,而且現在煤炭的質量也是越來越差,煤炭含硫的比例高,盡管脫硫脫硝了,采取了一系列治理措施,還是不能實現無污染物排放。
同時,控制煤炭消費總量也有促進技術升級的作用,是實現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一個很好的途徑。這些地區應該考慮多用一些其他形式的能源,比如水電、風電、天然氣等。
公務員行測題庫【手機題庫下載】丨搜索公眾微信號"考試吧公務員"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