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話題分析--熱點中創新
915公務員聯考話題,考了近幾年國家政策大談特談的一個熱點--文化。十二五規劃綱要中就明確指出要傳承創新, 創造文化大發展大繁榮;但是在文化這個大熱點中,小角度的選取卻是極富創新色彩。話題并未從文化產業、文化教育等方面來寫,而是從孔子學院說到了國際文化的交流。
文章寫作更是傳承了思想性、文化性,明確要求中心明確,思想深刻,這是對模板化文章的再一次有力的批判,申論命題的深度、高度再一次體現。
接下來的國考、省考,廣大考生更應該從整體宏觀政策上去把握,去透析考試熱點,多關注新聞、時事熱點,并且需要自身的深度分析與思考,首先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質、知識背景涵養,才能靈活面對不斷創新的申論材料的選擇,才能做到“以不變應萬變”!
二、話題分析--非專業化
過去多有考試出現類似“海洋保護”、“煤炭資源整合”等比較專業化的話題,對這類專業性的話題,可能有相關專業學習背景的考生就會比較能取巧,但是這樣的命題卻一定程度上有違公務員考試的公平性,同時也不符合公考大綱中的幾大綜合能力的考察標準。
915公務員聯考話題選擇繼續朝著非專業化發展,話題角度選擇緊貼十二五規劃中創造文化大發展大繁榮這個主題,并且延展視角到國際文化交流方向。這對廣大考生的政策把握深度與知識背景的廣度都提出了要求,也體現出國家選材更注重思想性。
三、題目分析--客觀題難度加大
相較往年的題目來說,915公務員聯考的客觀題難度明顯加大。
第一題從答題內容來源分為概括對策題,按答題要素是單一題。盡管題干中設置兩問,但是其答題要素都是以回答對策為主,首先在審題上難度系數加大。從答題要求來說,與以往概括題不同的是多了“分析透徹”“邏輯分明”,這說明在概括題中也需要進行推理分析,另外在答案布局上不是簡單的分條羅列就可以了,而是要有一定的邏輯性。
第二題與2012年國家公務員考試題中“反駁網民A的觀點”一題類似,顯示出地方聯考向國考命題趨近的趨勢,答題思路可以按照國考的答題思路,亮明態度,分析觀點,并提出對策。
四、文章寫作--去模板化 去材料化
與國考、聯考近年來命題一脈相承的重要一點是,文章寫作絕不是簡單的羅列對策,而是更注重思想性、深度、高度、立意明確等一系列考生頭痛的東西。張小龍曾多次強調過申論文章命題的趨勢,必將去模式化,重個性,重思想,這點在今年的915公務員聯考中突出地體現出來。同時,文章寫作中去材料化趨向明顯。文章的寫作不再是根據給定資料,而是根據給定資料中的某一段話,421公務員聯考中也出現過這樣的命題,如結合對“我們只有認真了解了天空才能扎根大地。我們只有認真了解了地球才能使生命扎根于地球,我們只有認真了解了生命才能扎根生命。”這句話的體悟寫一篇文章,這與915公務員聯考的文章寫作命題有異曲同工之妙。摘抄材料拼湊文章的寫法已經行不通,去材料化,真正體現考生思想性的文章才能最終博得閱卷者的青睞,獲取高分。
熱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