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度中央機關及其直屬機構考試錄用公務員工作即將開始,本次招錄共有140多個中央機關及其直屬機構和參照公務員法管理的單位參加,計劃招錄2萬余人,考生報名主要采取網絡報名的方式,報名時間為2012年10月15日至24日,公共科目筆試定于2012年11月25日。
申論所給定的材料必然是貼近現實的熱點問題,但它不是專業問題,更不會涉及到敏感問題。
申論材料的范圍極其廣泛,內容涉及政治、經濟、社會、教育、醫療、環保等諸多方面。2000年是環境保護與經濟發展問題, 2001年是關于“PPA風波”與藥品安全問題, 2002年是網絡給人們生活帶來的影響問題, 2003年是關于安全生產事故與重大責任事故問題, 2004年是城市交通擁堵問題, 2005年是三農問題, 2006年是突發事件應急問題, 2007年是耕地保護問題, 2008年是水電開發與環境協調發展問題,2009年是產業轉型、產業升級以及與糧食安全問題,2010年是海洋生態保護問題。2011年是黃河及農村教育與文化問題,2012年是道德及公共安全問題。從以上這些背景材料,我們不難看出,這些都是人們日常生活中十分關注的經濟熱點話題,具有較強的現實意義,考生都不陌生。但若從這些話題取材的時限來看,話題則顯得越來越具有時效性。申論材料的這種“即時性”呈現,其實是由申論考試本身的性質所決定的。因為,公務員擔負著為人民提供公共服務的職責,他們一旦上崗,就應該能夠及時發現并妥善解決眼前經濟、社會、民生等方面的急迫問題,所以,申論考試側重考核、培養的是考生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實際工作能力,而不是單純考核考生的閱讀和寫作能力。因此,在應試過程中,對一年前的熱點話題,考生不必太花心思,而應該把關注的目光更多地投放在眼前發生的熱點話題上,甚至是放在一些具有前瞻性的話題上。
但是,作為國家最高級別的正規考試,面對的是幾十萬甚至上百萬的考生,考生來自方方面面,專業、學歷、職業、各不相同,而且提供的崗位近萬個,每個崗位所屬的部門不同,所需專業要求不同,所以作為入門考試的申論,所給出的材料都是非專業。即材料的內容雖然涉及政治、經濟、文化、教育等方面的內容,但并不涉及專業知識,不會出現因不懂專業而無從下手回答問題的現象。但是如果考生不關心社會熱點,不關心國家的發展進步,一心只讀書本知識,或者對社會上發生的事件不管不問,那必然會導致考試成績的不理想。
值得提醒的是,申論材料絕對不會涉及到敏感問題,如涉及國家根本政治制度的政治體制改革和民族、宗教、人權、外交、國防、腐敗、刑事案件等問題,一是不會涉及層次過高的問題,二是不會涉及關系過于復雜的問題,三是不會涉及爭議性過強、國家和地方政府尚無定論的問題。應試者不必過多地關注敏感性、爭議性話題,應把備考的主要精力放在國家和社會事務中一個具體領域如民生、經濟、文化、教育、環保方面,放在一省一地經濟社會發展中具有普遍性的問題,對于突發性公共安全事件、應急管理等相對敏感的問題,要有所積累和研究,但要側重技術層面,設想就事論事、如何妥善解決問題,而不要陷入到政治體制、意識形態、官員素質等方面的爭議中去。例如,2006年國考以《提高政府應對突發公共事件能力》為題,涉及到“非典”、工業事故、密云觀燈人群踩踏傷亡、禽流感、自然災害等事件,所提到的事件只是以訪談中一筆帶過的方式出現,沒有深入追究其中的政府責任,經過試題的處理已不具備敏感性;2008年山東安置軍轉干部考試以《機關干部保持奮發有為的精神狀態》為題,提出了要從“甕安事件”中反思什么的問題,甕安事件屬于敏感性的群體事件,但在出題時已經得到了妥善處理,貴州省委書記對當地黨委、政府工作的深刻反省得到了輿論的高度肯定,因此事實上已不具備敏感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