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資料:
當前,中小企業生產經營成本呈現持續攀升勢頭,不斷擠壓企業利潤空間,導致部分地方和行業的中小企業虧損面擴大、虧損額上升,甚至出現了“四貴”(用工、原材料、利息率、匯率)、“四難”(融資、招工、用地、物流)和“四降”(銷售、利潤、出口、投資)接踵而至的嚴峻局面。
近幾年,隨著原材料、勞動力、土地、物流、融資等成本持續上漲,我國中小企業面臨的生產經營成本壓力不斷加劇,利潤空間一再被壓縮,嚴重影響到我國中小企業的健康發展,并成為削弱我國制造業國際競爭力的重要因素。
原因剖析:
我們認為,造成我國中小企業面臨“四貴”、“四難”、“四降”寒冬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共同造成的。
一、世界經濟危機的影響依然未能從根本上消除。 一方面,在宏觀經濟下行和成本持續上升的雙重壓力下,中小企業的利潤空間不斷縮小,生產經營困難加劇在重慶、湖南、浙江、廣東等多省市,都出現企業利潤下滑、虧損增多、停產半停產企業增加等現象。另一方面,成本持續上升減弱了我國出口產品價格競爭力,侵蝕我國出口的國際競爭力。
二、我國中小企業多是為國外企業代工低端產品的現狀,缺少自主核心技術和優化升級的科研研發能力,加之無自主品牌,使得我國中小企業陷入內外交困的境地。我們認為,這才是我國中小企業面臨的最核心的問題,如果此問題不能得到合理的化解,哪怕一時的困境能夠解決,將來還會遇到此類問題的困擾。
三、管理制度不夠健全、觀念落后,抗風險能力不強。我國的中小企業,特別是規模以下工業企業以及服務業企業大多是私營企業為主,管理制度不夠健全。很多企業實行的是家族式管理,在人事上任人唯親,在財務上實行“包包抄”。多數中小企業業主文化素質不高,創業意識不強。私營業主普遍有小富即安的思想,擔心創業風險,向更高的目標奮斗的進取心不強,多年以來,企業維持在一種低水平發展狀態。
四、中小企業因規模小,實力弱,難以在本企業范圍內建立人員培訓、信息收集、產品研究之類的機構。因此人才流失嚴重,難以形成切實有效的人才、技術基礎。
解決之道:
要解決好中小企業面臨的困境,解決好“四貴”、“四難”、“四降”問題,迎接我國中小企業的春天。我們認為,需要我們政府部門從資金、技術等方面的支持,更需要中小企業自身加強管理和制度建設,強化產品研發能力創造屬于自己的企業品牌。
一、完善貸款擔保體系,積極拓展中小企業融資渠道。由于中小企業可作為貸款抵押的資產少,缺乏長效機制來解決貸款擔保問題。建議設立專門的貸款擔保基金作為中小企業從商業銀行獲得貸款的擔保方,建立多種資金來源、多種組織形式參與、多層次結構的擔保體系。積極拓展從商業銀行貸款以外的融資渠道,如建立直接融資市場,推動中小企業產權流動,加快盤活存量資產和閑置資產;支持中小企業直接從資本市場籌措發展資金,支持具備條件的中小企業發行債券;幫助一批高新技術中小企業在創業板上市,建立優強中小企業上市融資的育成機制。
二、增加對中小企業對產品研發的扶持力度,有條件地鼓勵自主產品升級,對于成功創新技術或品牌較為成功的企業,可采用按其貢獻減免適當比例的稅收,以加強中小企業對自主核心技術與自主品牌的研發力度,幫助中小企業真正地成長。
三、構建完善的社會化服務體系。為中小企業發展,不僅提供在金融、財政等方面的政策支持,同時提供教育培訓、管理咨詢、市場營銷、技術開發和法律支援等方面提供中介支持。幫助中小企業優化管理體系,構建人才成長機制。
四、創造良好的市場環境。政府有關部門要加大對不正當競爭行為的打擊力度,規范市場秩序,積極利用自身優勢為中小型企業創造更多發展與合作機會。盡量將大企業的配套產業鏈放到本地中小型企業上。另外,政府還要利用自身所獲取的信息,幫助中小型企業尋找新的市場切入點。要從根本上為中小型企業發展創造一個良好的環境,促進產業配套體系的形成,培育新的增長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