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爭議】
對于吳仁寶和他的“天下第一村”,爭議從未停止過,主要爭議如下:
一是集體經濟爭議。經過文革吃大鍋飯式的農村集體經濟瞎折騰,“集體經濟”其實已經標簽化、污名化,集體經濟等同于大鍋飯、低效率。所以當華西村被歸之于靠集體經濟致富的模式時,自然會引來眾多質疑。其實華西村的集體經濟與文革時全國普遍搞的集體經濟已差異巨大,如果華西村真是還在搞文革式的集體經濟,估計它也早就象當時的無數樣板村一樣云飛霧散。
吳仁寶聰明之處在于會永遠站在時代的最前列,他的集體經濟模式其實與今天現代公司制下的員工持股、管理層持股很類似,只不過華西村這個大公司的員工被界定為原核心村民。這樣的改革既保留了社區治理優勢,又引入現代管理,比完全西化的所謂產權明晰更高明更有價值。蘇南不少的鄉鎮企業按所謂產權明晰進行轉制,大量的社區資產被少數村領導人完全私人占領,在一個資源極為緊缺的小村莊,這樣做其實更惡劣。所以華西村沒有把社區財產私分,而是讓村民持股,應該屬于股份經濟,走共同富裕之路。村莊原居民因為這些股份,隨著村莊的壯大也都住上了洋房、資產數百萬。這樣做其實也解決了美國模式都沒有解決的問題,也是我國目前存在的普遍問題:那就是完全私有化的經濟其貧富差異越拉越大,少數人擁有海量財富,大部分人貧窮。
二是兒子接班爭議。吳仁寶退休時把大位傳給了兒子,對于受過西式教育的國內傳媒記者來講,這樣做基本上就被等同于朝鮮的金氏家族了。其實了解農村的人都知道,吳仁寶這樣做在農村應該是主流。雖然我國城市居民早已不能容忍家族政治,但農村完全是另外一個世界:講究傳承,兒子接班是名正言順。如果吳仁寶如果真是讓別人的兒子接班了,傳媒記者滿意了,但估計最利益攸關的華西村村民會不干了。因為這樣做在華西村引起的爭議會更大,它脫離了農村的文化環境與習俗。
三是家族大股爭議。吳氏家族占多少比例問題也一直被炒作,其實華西村應該是一個村莊家族巨型企業,家族的人參與管理也容易被村民信股,畢竟這個家族的人一手把企業從小做大。換成其他人不一定得到信服。
正是伴隨著改革開放的進程,吳仁寶在市場化改革的大潮中自覺地運用市場的手段進行經濟發展,但同時卻打著集體主義的旗號,去爭取更多的支持與支援,這使得華西村在發展中具有了更多的優勢。吳仁寶之所以能在華西屹立50年不倒,關鍵在于"兩頭保持一致":對底下,一定滿足他們的需求,不斷地滿足他們,總是比外面超前;對上面,他有著高度的政治敏感,永遠走在時代前列。
嚴格說來,華西并不是完全的社會主義,因為它有嚴苛的村規民約;它與純市場經濟的股份制也不同,村民的股份無法抽回,如果離開,一切浮華轉瞬成空。因此,華西村注定是一個無法復制的成功。
【預測方向】
從華西村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建設
【參考范文】
從華西村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建設
華西村位于江蘇省江陰市華士鎮,全村原有380戶,1520人,面積0.96平方公里。2009年,華西村入選中國世界紀錄協會中國第一村,華西村創造了中國世界紀錄協會多項世界之最、中國之最,是中國目前最富有的村子。華西村是全國農村走共同富裕道路的典型。
“一分五統制”符合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基本特征。上世紀七十年代末我國農村推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的改革,華西村頂著很大的壓力還是實行大隊核算。從2001年起,華西村黨支部書記吳仁寶和華西人創造性地提出了“一分五統”。一分,就是村與企業要分開,把新合并的16個村規劃成12個村,合并后的原村委會還是由本村村民自治、選舉。五統,一是經濟由華西統一管理,二是勞動力在同一條件下統一安排,三是福利由華西統一發放,四是村莊由華西統一規劃建設,五是華西村黨委統一領導。制度完全符合“以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基本經濟制度。
發展結果始終不偏離社會主義的原則。華西村是全國農村走共同富裕道路的典型,2004年,華西人的收入是全國農民的41.76倍、城鎮居民的13.01倍。華西人富了,但他們堅持“三不忘”:不忘國家、不忘集體、不忘左鄰右舍及經濟欠發達地區和災區。20多年來,華西村共向國家繳納稅金3億多元,人均繳納稅金20多萬元。集體拿出5000余萬元,支持鄰村及經濟欠發達地區發展鄉鎮企業。 “貧窮不是社會主義,只有少數人富也不是社會主義,一村富了不算富,先富必須帶后富”。這是華西村的名言,事實上華西村確實是這么做的。華西村先后為20多個省、自治區舉辦了100多期基層干部培訓班,直接培訓1萬多人,帶動了10萬人脫貧致富。
健全社會保障體系。投資近10億元幫助并入村改善農民福利和生產生活條件。村民養老、醫療、教育等福利保障標準不斷提升,女50歲、男55歲以上的村民每年可享受1.2萬元至1.6萬元不等的保養金,每個村民每年可享受5000元標準的免費體檢,過上了“學有優教、勞有高得、病有良醫、老有保養”的幸福生活。華西村正在向更高水平的共同富裕目標邁進。
華西村的實例表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正確的,就如同胡錦濤同志指出的,改革開放以來我們取得一切成績和進步的根本原因,歸結起來就是:開辟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形成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最根本的就是要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
新世紀新階段,我們面臨的機遇前所未有,面對的挑戰也前所未有。我們只有清醒認識當今世界和當代中國發展的大勢,毫不動搖地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才能實現民族振興、國家富強、人民幸福、社會和諧。在我們投身社會經濟的時候也要按照科學、冷靜的態度,為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經濟的發展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