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頁:言語理解與表達 |
第 5 頁:數量關系 |
第 6 頁:判斷推理 |
第 10 頁:資料分析 |
第 12 頁:常識判斷 |
第 13 頁:答案與解析 |
答案與解析:
1.【解析】A。做此題最快的方法是看準第二空,考動賓搭配,因為賓語是“是非功過”,所以當用“評價”。
2.【解析】C。由“開玩笑”和“十分尷尬”可知,考官的話帶有很大的戲謔成分,由此排除表贊賞的“拍手叫好”和“一片喝彩”。再看第二空,這里應表示驚奇、佩服之意,“驚愕失色”側重于形容因驚恐而改變神色,明顯與句意不符,排除。故本題正確答案為C。
3.【解析】D。這四對關聯詞的意義各不相同,A選項不但……也表示遞進,B選項“即使……也”表示讓步,C選項“只要……就”表示充分的唯一條件,D選項“如果……就”表示的是假設。根據文段已知信息,“有的話孤立著看的理解不同”,和后面的“放進上下文意思明確”之間是一種假設的關系,選D。
4.【解析】B。解析:由“往往不能專心其中”可知,這里要填的是一個表示頻繁變動的詞,故首先排除A、D。“朝令夕改”是形容政策、法令和主張的時常變更。“朝三暮四”是比喻經常變卦,反復無常。句中說的是懂得多,本事大,恃才傲物,所以想嘗試的事情很多,填“朝三暮四”更合適。本題答案選B。
5.【解析】B。第一空之前的一句說的是網絡文學受到批評,之后一句說的是專業批評家對網絡文學的不屑。前后所述的態度是一致的,并不存在“反差”,而是互為“映襯”,排除A、C。“堅不可摧”指非常堅固,摧毀不了。通常用來形容某種精神、信念。“根深蒂固”比喻基礎深厚,不容易動搖。“不堪一擊”形容力量薄弱,經不起一擊。也形容論點不嚴密,經不起反駁。“積重難返”指長期形成的不良習慣、風俗不易改變,含貶義。第二空應填入一個意含固執的詞語,“根深蒂固”最為適合。故本題答案應選B。
6.【解析】D。某一個民族所體現的特性和擁有的文化歸結起來便形成一種文明,而一個地區的包容性就表現在對不同文明的接納和融合。第一空填入“元素”、“民族”或“文化”都過于片面、狹隘,最恰當的詞語是“文明”。“升騰跌宕”形容音調或行文富有頓挫波折,有起伏。不能用來形容歷史。“撲朔迷離”形容事情錯綜復雜,不容易看清真相。“一波三折”比喻事情進行中意外的變化很多。“跌宕起伏”形容事物多變,不穩定。最后一句說的是錫拉庫薩經歷過的鼎盛時期和低谷時期,用“跌宕起伏”最為貼切。答案選D。
7.【解析】B。堅持不懈是指堅持住不能懈怠;不折不扣只是照做就可以了;不屈不撓是指失敗多次還繼續來過。這三個詞都沒有括號內的全部意思(一動不動、完全照搬),只有B項才能準確地表示出這個意思。
8.【解析】B。由句中的“調節”、“過剩”、“不足”可以很快判斷空白處照應的是平衡器。
9.【解析】D。解析:閱讀題干可知,第一空應填一個形容牛奶味道的詞。“淳樸”意為厚道、樸實,不能用來形容味道,可排除C。“香甜”雖然符合要求,但與后面的“越品越香”不構成轉折關系,可排除A。句中說成長像一杯清茶,像一條小路,側重的都是成長的過程,而非結果,所以“風景秀麗”比“前途光明”更貼合句意。本題的正確答案為D。
10.【解析】B。首先,根據句意和語氣,第一個空填“只要”。“公平”:處理事情合情合理,不偏袒哪一方面。“公正”:公平正直,沒有偏私。“公正”:法院或被授以權力的機關對于民事上權利義務關系所作的證明。“正確”:符合事實、道理或某種公認的標準。根據句意,第二個空填“公正”。所以,本題選B。
11.【解析】C。這是一道意圖推斷題。文段的前半部分一直在說“明天”的不可預知性,充滿了希望,就像是一間空屋子,“要看你把什么東西搬進來”。但“可是”之后話鋒一轉,說的是時間的空間是無形的,“使用過的日子抓不住”說明昨日不可追、“感到歲月匆匆”暗指今日不可留,要把握今天。故結合起來C項為最佳選項。
12.【解析】C。由文中“一個跟一個,繞著走”可知,文段意在說明人因循守舊別人的行為,該行為是從眾的心理的表現,故選擇C。
13.【解析】B。第一句為主旨句,下面都是圍繞這句話而講。
14.【解析】B。文段的主要意思是人的生命就如圓的大小可以由半徑決定一樣,雖然充滿變數,但也還是可以度量的。AC項討論的是生命的價值,排除。D項討論的是度量生命的方式,排除。故本題正確答案為B。
15.【解析】B。本題屬于提煉標題型,主要考察概括類,本題對應的解法是識別陷阱類型中的概括不當,文段的結構是分-總式,文段一開始就從和諧理念的要求與網上“惡搞”實際情況的對比入手,得出“惡搞”不斷沖擊社會道德底線,需要引起高度警惕的結果。文段中完全未提及A項所述越來越多的網民對“惡搞”的想法,C項和D項都只是以偏概全,只提到了“惡搞”害處的一個方面,也未曾提及和諧理念,而B項則合二為一,既提到了和諧理念的問題,也提到了“惡搞”與和諧理念的“不和諧”。所以,正確答案為B選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