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單元 兒童社會工作
兒童年齡界定:12歲左右(本書)P265
兒童社會工作,就是以全體兒童為對象的社會工作,是社會工作的專業價值、理方法和技巧在兒童教育和保護領域中的應用。
針對特殊兒童的特殊兒童社會工作
⑴對孤兒、被遺棄兒童的救助。
① 兒童福利院安置,或稱院內救助。②家庭寄養。(暫時性、過渡性)由家庭給養機構選擇。③收養。依據法律,通過正常手續確立撫養關系的一種方式。
⑵對殘疾兒童的康復和教育。殘疾兒童分為肢殘(如盲、聾、啞)和智殘兩種。
兒童社會工作的方法P271
1、游戲治療
游戲治療的內涵:游戲治療是利用游戲的非語言為主的溝通性質,并輔以一些語言溝通來了解和幫助兒童。
2、游戲治療的常用技巧(以下哪些屬于游戲的技巧)
① 繪畫工作。
② 沙戲治療
③ 玩偶。
④ 娃娃屋。
⑤ 粘土的使用
重要的實務領域P273
兒童虐待
⑴兒童虐待定義:父母、監護人或其他年長者對兒童施以軀體暴力和性暴力,造成兒童軀體與情感的傷害,甚至導致傷亡;或對兒童的日常照顧、情感需求、生活監護、醫療和教育忽視的現象。
國際上將兒童虐待一般分為四種主要類型,即身體虐待、性虐待、精神虐待、和忽視。
身體虐待是指對兒童身體有意的傷害。
性虐待常常在人們試圖以引誘、威脅或暴力手段與兒童發生性接觸的時候發生。既包括非身體接觸的行為(比如成人向兒童暴露自己的下身,進行語言上的挑逗,或者讓兒童閱讀色情刊物),也包括一系列身體上的接觸(如撫摩、暴力強奸等)。
精神虐待是指由看護人對兒童的藐視(拒絕和惡意的貶低)、驚嚇、孤立、剝削或賄賂行為及漠視兒童的情感需要。
忽視是指嚴重地、長期地或有意地忽略了兒童的基本需要(例如足夠的飲食、衣服、住宿、教育及醫療照顧),以致危害或損害了兒童的健康或發展;或在本來可以避免的情況下使兒童面對極大的威脅(包括饑寒、長期缺乏照料、強迫兒童從事與其體力或年齡不相符的工作等)。
(2)社會工作介入。社會工作對于兒童虐待的處理和干預基于這樣一個理念,即降低虐待的再度發生,并且緩解和消除對孩子的不良影響。
家庭寄養P276
所提供給兒童的一個計劃時間內的替代家庭照顧。 當兒童被安置于寄養家庭期間,原生家庭可以借機解決其家庭變故,恢復家庭功能,以使兒童重新回到原生家庭時,能擁有更好的家庭生活。
家庭寄養的特點:
① 家庭寄養服務是一種專業性及社會性的兒童福利工作。
② 家庭寄養服務是有計劃的、是臨時性的服務工作。兒童的寄養安置時間有一定的限制,最后目標仍希望寄養兒童能重返其原生家庭,或有一穩定、長期的居所、充滿支持及愛的生活環境。(判斷)
相關推薦:
2014年社會工作者考試初級實務練習題匯總
2014初級社會工作者考試綜合能力筆記匯總
2014年初級社會工作者考試實務練習題及答案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