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考試吧論壇 Exam8視線 考試商城 網絡課程 模擬考試 考友錄 實用文檔 求職招聘 論文下載 | ||
![]() |
2011中考 | 2011高考 | 2012考研 | 考研培訓 | 在職研 | 自學考試 | 成人高考 | 法律碩士 | MBA考試 MPA考試 | 中科院 |
|
![]() |
四六級 | 職稱英語 | 商務英語 | 公共英語 | 托福 | 雅思 | 專四專八 | 口譯筆譯 | 博思 | GRE GMAT 新概念英語 | 成人英語三級 | 申碩英語 | 攻碩英語 | 職稱日語 | 日語學習 | 法語 | 德語 | 韓語 |
|
![]() |
計算機等級考試 | 軟件水平考試 | 職稱計算機 | 微軟認證 | 思科認證 | Oracle認證 | Linux認證 華為認證 | Java認證 |
|
![]() |
公務員 | 報關員 | 銀行從業資格 | 證券從業資格 | 期貨從業資格 | 司法考試 | 法律顧問 | 導游資格 報檢員 | 教師資格 | 社會工作者 | 外銷員 | 國際商務師 | 跟單員 | 單證員 | 物流師 | 價格鑒證師 人力資源 | 管理咨詢師考試 | 秘書資格 | 心理咨詢師考試 | 出版專業資格 | 廣告師職業水平 駕駛員 | 網絡編輯 |
|
![]() |
衛生資格 | 執業醫師 | 執業藥師 | 執業護士 | |
![]() |
會計從業資格考試(會計證) | 經濟師 | 會計職稱 | 注冊會計師 | 審計師 | 注冊稅務師 注冊資產評估師 | 高級會計師 | ACCA | 統計師 | 精算師 | 理財規劃師 | 國際內審師 |
|
![]() |
一級建造師 | 二級建造師 | 造價工程師 | 造價員 | 咨詢工程師 | 監理工程師 | 安全工程師 質量工程師 | 物業管理師 | 招標師 | 結構工程師 | 建筑師 | 房地產估價師 | 土地估價師 | 巖土師 設備監理師 | 房地產經紀人 | 投資項目管理師 | 土地登記代理人 | 環境影響評價師 | 環保工程師 城市規劃師 | 公路監理師 | 公路造價師 | 安全評價師 | 電氣工程師 | 注冊測繪師 | 注冊計量師 |
|
![]() |
繽紛校園 | 實用文檔 | 英語學習 | 作文大全 | 求職招聘 | 論文下載 | 訪談 | 游戲 |
第一節 品德的概述
識記:1、品德:是個人依據社會道德采取行動時表現出來的穩定的心理特征和傾向。
2、道德是社會現象,品德是心理現象,是社會道德在個體身上的體現。
3、品德的形成既受社會生活條件的影響,也受人的心理發展規律的制約。
4、品德的心理結構由道德認識、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為等心理成
分構成。道德認識是道德情感產生的基礎,道德情感又影響道德認識的形成及其傾向性。兒童在道德認識和道德情感的基礎上產生道德動機,并可引發出一定的道德行為。道德意志調節和控制一個人的道德行為。
第二節 小學兒童品德的發展
領會與應用:
1、小學兒童道德判斷的特點:
小學兒童在道德判斷上,總的發展趨勢是只注意行為的效果, 逐步過渡到比較全面地考慮動機和效果的統一,具體表現為以下幾個規律。
(1)從他律到自律。小學兒童的道德判斷是從以依靠他人的評價為標準逐步發展到以自己獨立見解為標準的。這種轉折一般以9歲為界限。
(2)從效果到動機。小學兒童道德判斷的依據是由行為后果逐步發展到行為動機,然后才到后果與動機統一的水平。
(3)由片面到全面。小學兒童的道德判斷往往從帶有較大的片面性逐步發展到比較全面、客觀,從只看現象逐步發展到深入事物的本質。
2、小學兒童道德行為發展的一般趨勢:
(1)道德行為的發展與認識水平的提高相適應。
(2)由外部調節向內部控制過渡。
(3)道德行為習慣在逐步養成。
3、分析小學兒童撒慌的原因及采取的對策。
撒慌是一種虛構或捏造事實的行為。有時候兒童表現為用不適當的方式隱瞞部分或全部事實。
(1)造成撒慌的原因
A、家庭中父母與孩子間缺乏民主、信任與溝通,是造成兒童撒慌最為多見的原因;B、兒童撒慌也與他期望獲得重視有關,他們經常通過夸大事實,用吹牛的方式來吸引他人對自己的注意,希望借此來發展和鞏固自己在同學和家庭社會關系中的地位;C、大部分兒童由于愛幻想,經常把想象中的或期望的事情當作真實的內容加以表述,這通常不是撒慌,而是由于認知和發展的限制,難以把理想與現實區分清楚。
(2)如何對待兒童撒慌
首先 ,教師、父母要增強對兒童的理解,尋求與兒童取得溝通的共同語言,打消孩子對教師、父母的戒備乃至恐懼的心理。
其次,對于撒慌的兒童,應該認真嚴肅地指出說慌的危害性,要讓兒童知道,用撒慌來掩飾錯誤是錯上加錯。
再次,要注意幫助兒童克服因過去說慌而產生的罪惡感。
4、分析小學兒童逃學與離家出走的原因以及采取的對策
逃學與離家出走是一種因為兒童拒絕學校或家庭而造成的社會行為問題。
(1)原因
歸納起來可包括以下幾個方面:A、教師或父母對兒童的過失給予過分嚴厲的懲罰,造成兒童在自尊或情感上的挫折而出走。B、同學或一些社會組織團伙中用極具有誘惑力和易使人成癮的活動吸引兒童,兒童會因為逐漸沉溺于這些活動而實際上造成出走的局面。C、出走還和兒童不良的個性心理有關。D、某些在學校 中始終受到老師重視的學生,缺少經歷生活挫折的心理準備,以會因為偶然的失落而產生出走行為。
(2)如何防止和對待兒童逃學與離家出走
A、父母不要過分嬌寵是預防出走的重要前提。當然,同時也要注意不可走向另一極端,采用體罰、辱罵的方式對待孩子。B、成人要學會尊重和愛護兒童,又有理有節,不姑息兒童的錯誤。C、教師對于好學生不可一味抬舉,對于差生也不能總是貶斥,而是要論事不論人,公平地對待每個學生,使好學生不至于承受不了挫折,差生也不至于消極逃避。
(3)對于已經逃學或出走的兒童,可從以下幾方面給予系統幫助:
A、對出走行為表示理解,使兒童感受到將不會對出走本身做出更多的懲罰,設法讓兒童不再出走和愿意接受幫助,防止造成進一步對立;B、與兒童誠懇交談,設法尋找出走的原因;C、對造成兒童出走的原因做出必要的解釋,但對于確實由于兒童過失造成的出走,也不可無原則地忍讓遷就,因為那樣做,事實上就縱容了兒童的過失;D、對于因任性而出走的兒童,家長或教師應努力淡化這種行為,使兒童感到這種方式的社會影響效果是微弱的;E、對于因其它社會誘因造成的兒童出走,還應注意消除一些社會影響對兒童造成的危害。
相關推薦:2010教師資格小學心理輔導案例:“單邊主義”北京 | 天津 | 上海 | 江蘇 | 山東 |
安徽 | 浙江 | 江西 | 福建 | 深圳 |
廣東 | 河北 | 湖南 | 廣西 | 河南 |
海南 | 湖北 | 四川 | 重慶 | 云南 |
貴州 | 西藏 | 新疆 | 陜西 | 山西 |
寧夏 | 甘肅 | 青海 | 遼寧 | 吉林 |
黑龍江 | 內蒙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