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頁:師生關系 |
第 2 頁:社會道德上的相互促進關系 |
第 3 頁:社會道德上的相互促進關系 |
二、師生關系
(一)學生作為一個獨立的社會個體,在人格上與教師是平等的
封建社會“三綱五常”的等級制度,推演到師生關系上就是“師為生綱”。在封建的師生關系看來,教師之于學生,有無可辯駁的真理和權威性,學生服從教師是天經地義的,所謂“師嚴乃道尊”之謂也。這種不平等的師生觀,其影響今天仍在。不徹底消除這種影響,不充分認識到學生獨立的社會地位和法律地位,就不可能建立社會主義的新型師生關系。
(二)嚴格要求的民主的師生關系,是一種朋友式的友好幫助的關系
傳統的“師道尊嚴”的師生關系,在管理上則表現為“以教師為中心”的專制型的師生關系,這種關系的基礎是等級主義的,其必然結果是導致學生的被動性和消極態度,造成師生關系緊張。“教師中心論”學說以德國的赫爾巴特為代表人物。他認為,學生的成長完全仰仗于教師對于教育教學活動的指導,因此十分強調教師的權威,甚至認為學生對教師必須保持一種被動狀態。
作為對這種專制型師生關系的反抗,l9世紀末以后,出現了以強調“兒童為中心”的師生關系模式。這種理論以法國的盧梭和美國的杜威為代表人物。他們看到了學生在接受教育過程中的主動性,強調教育活動的成功必須以學生的自覺積極性為前提,因此十分強調從學生的興趣和需要出發,甚至認為學生能夠完全決定整個教育過程,導致教師放棄對于學生的主動引導,追隨在學生自發性活動的后面。在哲學上,這種師生關系模式強調學生的主體地位,強調兒童的積極性和創造性,這對改變傳統的師生對立狀態起到了明顯的促進作用。但在管理上卻出現了一種放任主義的偏向,這對于學生活動的積極性和形成良好的師生關系同樣是不利的。所以,嚴格要求的民主的師生關系,是一種朋友式的友好幫助的關系。在這種關系下,不僅師生關系和諧,而且學習效率高。現代的師生關系是以教師尊重學生的人格、平等地對待學生、熱愛學生為基礎,同時,又看到學生是處在半成熟、發展中的個體,需要對他們正確指導。
相關推薦:
2013年教師資格考試小學教育學章節考核精要匯總北京 | 天津 | 上海 | 江蘇 | 山東 |
安徽 | 浙江 | 江西 | 福建 | 深圳 |
廣東 | 河北 | 湖南 | 廣西 | 河南 |
海南 | 湖北 | 四川 | 重慶 | 云南 |
貴州 | 西藏 | 新疆 | 陜西 | 山西 |
寧夏 | 甘肅 | 青海 | 遼寧 | 吉林 |
黑龍江 | 內蒙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