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頁:單項選擇題 、材料分析題、寫作題 |
第 2 頁:答案及名師詳解 |
第一章 職業理念
一、單項選擇題
1. 我國教育家( )在《師說》中說:“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
A.孔子
B.荀子
C.孟子
D.韓愈
2. 我國《教育法》規定公民“依法享有平等的受教育的機會”。這體現了素質教育的( )。
A.全體性
B.基礎性
C.發展性
D.全面性
3. 下列關于素質教育與應試教育區別的敘述。說法錯誤的是( )。
A.二者教育目的不同,素質教育以提高國民素質為宗旨,應試教育以考取高分為目的
B.二者教育對象不同,素質教育即精英教育,面對部分精英,應試教育則面對大眾
C.二者教育內容不同,素質教育立足社會需求,應試教育主要是為了滿足學生考試和升學需要
D.二者評價標準不同,素質教育以多種形式全面衡量學生,應試教育以分數作為唯一評判標準
4. ( )是指人們在一生中所受到的各種培養的總和,它包括一切教育活動、一切教育機會和教育的一切方面。
A.應試教育
B.回歸教育
C.創新教育
D.終身教育
5. “以人為本”體現在教學中,要求教師( )。
A.統籌兼顧
B.一切以教材為標準
C.因材施教
D.立足長遠
6. 學生具有向師性的特點。教師的言論、行動,為人處世的態度,對學生具有耳濡目染、潛移默化的作用。這體現了教師的( )角色。
A.傳道者
B.解惑者
C.管理者
D.示范者
7. 以赫爾巴特為代表的“教師中心論”強調( )。
A.學生處于主體地位
B.教師在教育中的權威作用
C.教師處于顧問地位
D.學生活動處于中心地位
8. 教師提高對自己教學活動的自我觀察,發現和改進其中的問題,提出改進方案,是教師作為( )的角色。
A.設計者
B.指導者
C.組織者和管理者
D.反思者和研究者
9. 教師成長與發展的最高目標是( )。
A.特級教師
B.教學熟手
C.優秀班主任
D.專家型教師
10.當教師把關注的焦點投向提高學生的成績時,這個階段是( )。
A.關注生存階段
B.關注情境階段
C.關注學生階段
D.關注成長階段
11.( )提出了教師成長公式:經驗+反思=成長。
A.布魯納
B.波斯納
C.布魯巴奇
D.科頓
12.素質教育與應試教育的區別具體表現在( )。
①對教育目的的認識不同 ②面向的教育對象不同
③選學的教育內容不同 ④教育評價標準不同 ⑤運用的教學方法不同
A.①②④
B.①③⑤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⑤
13. 衡量教師是否成熟的主要標志是( )。
A.能否充分考慮教學情境
B.能否更多地考慮課堂的管理
C.能否自覺地關注學生
D.能否關注自身的生存適應性
二、材料分析題
擺在班主任馮老師面前的是一個很棘手的問題——一起人數眾多,性質頗為嚴重的作弊事件。語文科代表為了幫助其他同學掌握語法知識,征得任課老師的同意,在自習課上組織同學們測驗。測驗結束后,班長向馮老師匯報“一切正常”。馮老師正為學生們的自覺行為感到高興,準備給全班同學一次嘉獎。豈料課后學生反映,測驗時看書的人不少,連班長也在內。怎樣處理這起作弊事件呢?在全班同學面前 直接提出這個問題,責令作弊者自動坦白,要求知情者檢舉揭發,把嫌疑分子一個個叫來辦公室審問…… 這樣的辦法有什么積極的作用呢?第二天上課時,馮老師神情自若,像什么事也沒有發生一樣。他在黑板上寫上湯姆斯·麥考萊的一句名言:“在真相肯定永無人知的情況下,一個人的所作所為,能顯示他的品格。”接著又給學生們講了一個人在回憶自己三十年前一次考試作弊時的懊悔心情。講完故事,馮老師要求每個學生記下湯姆斯·麥考萊的名言,同時要求他們寫一篇體會,題目是《心靈的答卷》。馮老師平靜、沉著的態度。大大出乎學生們的意料,而湯姆斯·麥考萊的名言則深深地震撼了學生們的心靈。第二天,每個同學都交出了慚愧、悔恨的“心靈答卷”。顯然馮老師對這次作弊事件的處理是卓有成效的,它的教育影響十分深刻而久遠。
請結合素質教育的相關理論知識,對馮老師的做法進行評析。
三、寫作題
請以“如何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為題,寫一篇論述文。要求觀點明確,論述具體,條理清楚,語言流暢。不少于1000字。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江蘇 | 山東 |
安徽 | 浙江 | 江西 | 福建 | 深圳 |
廣東 | 河北 | 湖南 | 廣西 | 河南 |
海南 | 湖北 | 四川 | 重慶 | 云南 |
貴州 | 西藏 | 新疆 | 陜西 | 山西 |
寧夏 | 甘肅 | 青海 | 遼寧 | 吉林 |
黑龍江 | 內蒙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