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 頁:答案 |
一、單項選擇題
1.【答案】A。解析:人類歷史上最早、最完整論述教育問題的著作是我國的《學記》。
2.【答案】C。解析:“長善救失”意思是:教書的人要善于發現學子的錯誤,并加以糾正和指 導,重視因材施教。善于因勢利導,將缺點轉化為優點。這體現了個體身心發展過程中部分機能 的缺失可以通過其他方面的超常發展得到補償。
3.【答案】C。解析:教師勞動的創造性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因材施教、教育方法的不斷更 新和教育機智。
4.【答案】A。解析:“入芝蘭之室,久而不聞其香”在心理學中把這種現象稱為感覺的適應。 適應現象指的是在同一刺激持續作用于同一感受器而產生的感受性提高或降低的變化。
5.【答案】A。解析:有利于教育的原則是班級組織建構的首要原則。
6.【答案】B。解析:心理咨詢的根本目標是使來訪學生在以后遇到類似的問題時可以自己 獨立處理。而不是動輒就尋找咨詢者的幫助。直接目標是咨詢者向咨詢對象提供心理上的幫 助,以使后者克服當前的心理問題,并提高自身應付挫折的能力。
7.【答案】D。解析:學生通過在課堂上學習的知識,自己動手研究,這種活動應該屬于理論 聯系實際的原則。
8.【答案】B。解析:前攝抑制:先學習的材料對后學習的材料的識記和回憶起干擾作用。倒 攝抑制:指后學習的材料對保持和回憶先學習的材料的干擾作用。消退抑制:是指條件反射由 于沒有受到強化而發生的抑制。超限抑制:指當刺激物過強、過多或作用時間過久時,神經細胞 不但不能引起興奮。反而會發生抑制。它能使神經細胞免于因興奮過度而耗盡。因而又叫保護 性抑制。故本題答案為8。
9.【答案】D。解析:義務教育是根據法律規定,適齡兒童和青少年都必須接受,國家、社會、家庭必須予以保證的國民教育。選項中的①對應國家,③對應家庭,④對應社會。正確答案是D。
10.【答案】C。解析:A項爬山法是指經過評價當前問題狀態后,限于條件,不是去縮小,而 是去增加這一狀態與目標狀態差異,經過迂回前進。最終達到解決問題的總目標。B項逆向工作法也叫目標遞歸策略。這種策略是從目標狀態出發。按照子目標組成的邏輯順序逐級向初始狀態遞歸。D項嘗試錯誤法指經過多次嘗試錯誤,最后找到答案。C項,手段一目的分析法指認識到目標與自己當前的狀態的差別,想出辦法來縮小這種差異,從而達到目標的方法。為正確 選項。
11.【答案】C。解析:綜合實踐活動是新的基礎教育課程體系中設置的必修課程,自小學三 年級開始設置。
12.【答案】A。解析:學科中的研究性學習與研究性學習課程的終極目的是形成研究性學習 的學習方式。
13.【答案】A。解析:在新課程背景下,教育評價的根本目的是促進學生、教師、學校和課程 的發展。
14.【答案】C。
15.【答案】C。解析:“道而弗牽,強而弗抑,開而弗達”的意思是:要引導學生,但決不牽著學生的鼻子;要嚴格要求學生,但決不使學生感到壓抑;要啟發開導學生思考,但決不把最終結果直接給學生。這體現了啟發性教學原則。“學不躐等”是說學習不要超過等級,不按次序。不能有跳躍,要由淺入深、由易到難,要按照順序進行,強調了循序漸進的原則。“各因其材”強調因材施教原則。“溫故而知新”是說教學中要貫徹鞏固性原則。
16.【答案】D。解析:考查溫故導人的含義。
17.【答案】A。解析:封建社會的教育特點有:教育具有階級性和宗教性;以”四書五經”等經典為教育內容:官學與私學、書院和社學并存。
18.【答案】B。解析:“君子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學乎”出自《禮記?學記》,意思是君子如果要教化人民,形成良好的風俗習慣,一定要從教育人手。表達了這樣一種治學精神,即教育擔負的最大責任不是傳承知識,而是移風易俗。“古之王者,建國君民,教學為先”意為古代的君王建立國家。治理民眾,都把教育當作首要的事情。都體現了社會本位論的教育目的觀。
19.【答案】D。解析:美國教育學家布魯納提出了結構教學理論和發現式學習法。他認為學習是一個主動形成和發展認知結構的過程。是在內在動機的推動下,學習者主動對新知識加以選擇、轉換、儲存和應用的過程。
20.【答案】D。解析:個體發展功能的發揮應注意兩個問題:(1)個體發展功能的發揮必須充分尊重學習個體的主體性,否則就會阻抑這一功能的正常發揮:(2)品德發展實質上是人的文明化或社會化。因此,通過必要的規范學習與價值學習,以形成一定的品德。乃是發揮個體發展功能的重要內容
二、簡答題
1.【答案要點】
(1)完善學生的知識結構:
(2)采用討論法進行教學:
(3)聯系實際問題進行教學:
(4)對學生進行必要的啟發指導:
(5)重視對學生學習過程的評價。
2.【答案要點】
(1)教師的領導風格。參與式領導注意創造自由空氣,鼓勵自由發表意見,不把自己的意見強加于人,而監督式領導則待人冷淡,只注重于集體討論的進程,經常監督人的行為有無越軌。
(2)班級規模。班級的大小是影響課堂管理的一個重要因素。
(3)班級的性質。不同的班級往往有不同的群體規范和不同的凝聚力。
(4)對教師的期望,人們會按固定的看法去解釋教師們的行為。
3.【答案要點】
(1)練習要有明確的目的要求,要有針對性,突出重點練習。
(2)練習材料要難易適度;
(3)使學生掌握正確的練習方法:
(4)練習形式要多樣化:
(5)在練習過程中教師要加強指導和檢查,發現問題要及時糾正:
(6)要正確掌握對練習速度和質量的要求。
4.【答案要點】
小學教育是在幼兒教育的基礎上開展的在層次上屬于初等教育階段,在性質上具有基礎性特點。為小學生未來的生活、學習、發展打好基礎,為中等教育輸送合格新生打好基礎,為提高全民族的整體素質打好基礎。
5.【答案要點】
(1)確保教學的科學性;
(2)發掘教材內在的思想性,結合知識教學進行思想品德教育;
(3)要通過教學活動的各個方面進行思想品德教育;
(4)教師要不斷提高自己的思想水平和業務能力。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江蘇 | 山東 |
安徽 | 浙江 | 江西 | 福建 | 深圳 |
廣東 | 河北 | 湖南 | 廣西 | 河南 |
海南 | 湖北 | 四川 | 重慶 | 云南 |
貴州 | 西藏 | 新疆 | 陜西 | 山西 |
寧夏 | 甘肅 | 青海 | 遼寧 | 吉林 |
黑龍江 | 內蒙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