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頁:單項選擇題 |
第 3 頁:材料分析 寫作題 |
14.下列關于我國近代前期科技的敘述,不正確的是【D 】。
A.洋務運動引進的是第一次工業革命的成果
B.《海國圖志》中有關于西方近代科技的介紹
C.1909年中國人自行設計和施工的第一條鐵路全線通車
D.李善蘭和徐壽合作試制出了我國第一艘木質蒸汽輪船,標志著我國近代造船業邁出了第一步
【考查要點】本題是對我國科技知識的考查。
【名師詳解】徐壽、華蘅芳試制成功了第一艘木質機動輪船,標志著我國近代造船業邁出了第一步。
15.“東床快婿”原本是指【B】。
A.司馬相如
B.王羲之
C.劉邦
D.諸葛亮
【考查要點】本題是對我國古代文學常識的考查。
【名師詳解】“東床快婿”原本指王羲之。本典出自《世說新語》!皷|床快婿”亦可稱“東床駙馬”、“東床嬌婿”、“東床坦腹”、“東床嬌客”。東晉太尉郗鑒要為自己女兒找女婿,就派一位門客到時任丞相的王導家選女婿。門客回來說:“王家的年輕人都很好,但是聽到有人去選女婿,都拘謹起來,只有一位在東邊床上敞開衣襟,好像沒有聽到似的。”郗鑒說:“這正是一位好女婿!庇谑前雅畠杭藿o了他。這個人就是王羲之。
16.被西方稱為“物理學之父”,并提出了“只要給我一個支點,我就能撬動整個地球”的名言的物理學家是【B】。
A.亞里士多德
B.阿基米德
C.伽利略
D.開普勒
【考查要點】本題是對科技知識的考查。
【名師詳解】“只要給我一個支點,我就能撬動整個地球”是阿基米德的名言。
17.下列有關文學常識的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D】。
A.普希金是俄國積極浪漫主義文學的開創者;惠特曼也是一位浪漫主義詩人,他的《草葉集》創立了自由詩體,開一代詩風
B.小說《暴風驟雨》、《林海雪原》、《悲慘世界》的主人公分別是郭全海、少劍波、冉阿讓
C.莎士比亞是文藝復興時期英國偉大的戲劇家和詩人,一生共創作了三十七部戲劇、兩篇敘事長詩以及一百五十四首十四行詩。他早期創作了著名悲喜劇《羅密歐與朱麗葉》,中期又創作了“四大悲劇”
D.現代作家葉圣陶、朱自清、丁玲、柳青的代表作依次為長篇小說《倪煥之》、小說《背影》、短篇小說《暴風驟雨》、長篇小說《創業史》
【考查要點】本題是對我國文學知識的考查。
【名師詳解】《背景》是朱自清的散文;《暴風驟雨》是周立波的長篇小說。
18.秦始皇“焚書坑儒”,漢武帝“獨尊儒術”主要取決予【C】。
A.思想內容變化
B.統治階級觀念變化
C.社會環境變化
D.人民群眾態度變化
【考查要點】本題是對我國古代文學知識的考查。
【名師詳解】一定時期的思想是由當時的社會環境的變化所決定的。春秋戰國的分裂到秦漢時期的大一統的政治局面,必然要求思想的高度統一。
19.就今日中國現實而言,啟蒙無疑是一個迫切的任務;就中國歷史而言,它是一個沒有完成就被打斷的歷史任務。五四新文化運動的啟蒙精神雖然長期被湮沒和遺忘,但這并不證明中國不需要啟蒙,F代的種種挫折都在提醒著我們:在現代化進程中,啟蒙的任務是不可逾越的。因為人的解放這一目標沒有什么東西可以將其超越,只要這一目標還沒有實現,歷史就必須進行補課。
這段話主要回答的問題是【D】。
A.啟蒙在中國歷史上的地位
B.啟蒙與現代化的關系
C.啟蒙所承載的任務
D.當今中國是否需要啟蒙
【考查要點】本題是對考生閱讀理解能力的考查。
【名師詳解】由“但這并不證明中國不需要啟蒙”知,后兩句回答了這個問題…當今中國是否需要啟蒙。
20.在馬克思的《資本論》中,一共提到了680多個人物,其中只有一個是中國人,叫王茂蔭(1798—1865),安徽人,1832年考中進士步入仕途。他的貨幣觀點及鈔幣發行方案最為引人注目,著有《王侍郎奏議》傳世。馬克思《資本論》第一卷第一篇第三章在談到貨幣或商品流通、論述“強制流通的國家紙幣”問題時,以第八十三條大段注釋的方式專門提到了中國理財官王茂蔭及其“主張暗將官票寶鈔改為可兌現的鈔票”的觀點。
最適合做本段文字標題的是【B】。
A.中國的王茂蔭與馬克思的《資本論》
B.《資本論》中唯一提到的中國人
C.中國清代的理財官王茂蔭
D.中國封建社會貨幣理論的最高成就者
【考查要點】本題是對考生閱讀理解能力的考查。
【名師詳解】本段文字主要講的是《資本論》中唯一提到的中國人及提到他的原因,而不是講王茂蔭與《資本論》的關系,所以B項正確,A項不正確。C、D兩項的表述在文段中體現不出來。
21.漢族前身基本上是炎帝、黃帝所遺兩大族構成,史稱“華夏”(也有人認為“華夏”即生活在中原的民族,“夏,大也。有禮儀謂之大;有文章謂之華”)。華夏是漢族的前身,漢族的觀念產生于五胡十六國時期,固定下來更晚,因此書中常用“華夏以代漢族”。“中國”這個詞最早出自周代的“何尊”(20世紀60年代出土于寶雞)的“余其宅茲中國”。
對這段文字最后一句中的“中國”一詞理解準確的是【A】。
A.華夏民族生活的中心——中原一帶
B.華夏民族的居住地
C.現今中國的大部分地區
D.現今中國大陸
【考查要點】本題是對考生閱讀理解能力的考查。
【名師詳解】古時的“中國”與史書記載的“華夏”、“中原”、“九州”等含義相同,同指偉大祖國。文字中提到“華夏”即生活在中原的民族。所以本題選A。
22.未來深海水下線纜的外皮是由玻璃制成的,而不是特殊的鋼材或鋁合金。因為金屬具有顆粒狀的微觀結構,在深海壓力之下,粒子交界處的金屬外皮容易斷裂。而玻璃看起來雖然是固體,但壓力之下可以流動,因此可以視為液體。
由此可以推出【D】。
A.一切所謂的固體,幾乎都可以被視為緩慢流動的液體
B.玻璃比起鋼材或鋁合金,更適合做建筑材料
C.液體沒有顆粒狀的微觀結構
D.在將來的深海操作中,玻璃將取代金屬,發揮更大的作用
【考查要點】本題是對考生邏輯思維能力的考查。
【名師詳解】由于金屬外皮容易斷裂,而玻璃在壓力之下可以流動,更適合做海底電纜的外皮,可以推斷:將來深海水下電纜的外皮,玻璃將發揮更大的作用。A、B、C三項從題干推斷不出。
23.小吳和小李選了相同的5門課,但是他們只在歷史這門課上得到一樣的分數。每門課的分數范圍從60分到100分。那么根據以下哪個陳述,可以判斷出小吳這5門課的平均分比小李高?【B】
A.小吳的最低分在歷史課,小李的最低分在數學課
B.小吳的最低分和小李的最高分的分數一樣
C.小吳在3門課中的分數都比小李高
D.小吳的最高分比小李的最高分要高
【考查要點】本題是對考生邏輯思維能力的考查。
【名師詳解】小吳和小李的歷史課得分相同,只要其他四門課中小吳的最低分和小李的最高分相同或者更高就可以肯定小吳的總分比小李的總分高。
24.下列內容哪些不可作為記敘文的開頭?【C】
A.設置一個尖銳、鮮明的疑問
B.表現有助于內容展開的特定情景或氛圍
C.直接提出問題闡述觀點
D.指出情感處于發端時的狀態
【考查要點】本題是對文學中文體寫作知識的考查。
25.《雀之靈》與《殘春》同屬于【 A 】。
A.獨舞
B.雙人舞
C.群舞
D.三人舞
【考查要點】本題是對藝術鑒賞常識的考查。
【名師詳解】《雀之靈》和《殘春》同屬于獨舞。前者是楊麗萍自編自導的女子獨舞,首演于1986年;后者是孫龍奎創作的男子獨舞,首演于1988年。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江蘇 | 山東 |
安徽 | 浙江 | 江西 | 福建 | 深圳 |
廣東 | 河北 | 湖南 | 廣西 | 河南 |
海南 | 湖北 | 四川 | 重慶 | 云南 |
貴州 | 西藏 | 新疆 | 陜西 | 山西 |
寧夏 | 甘肅 | 青海 | 遼寧 | 吉林 |
黑龍江 | 內蒙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