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頁:單項選擇題 |
第 2 頁:填空題;簡答題;論述題 |
第 3 頁:答案:單項選擇題;填空題 |
第 4 頁:答案:簡答題;論述題 |
二、填空題(本大題共有20個小題。每小題1分。共20分。把答案填 在題中的橫線上)。
16.《教育漫話》是英國近代教育家__________的代表作。
17.馬克思認為人的全面發展的根本途徑是教育與__________相結合。
18.教育對生產力的促進作用主要通過兩個途徑實現:教育再生產勞動力和__________。
19.科學知識的再生產有多種途徑,__________是科學知識再生產最主要的途徑。
20.人的__________是人賴以發展的物質基礎和前提,為人的發展提供了可能性。
21.__________是教育者在教育教學過程中,在完成某一階段(如一節課、一個單元或一個 學期)工作時,希望受教育者達到的要求或產生的變化結果。
22.教育目的是各級各類教育培養人的總的__________和總的規格要求,是各級各類學校 工作遵循的總方針。
23.學生在教育過程中的__________地位是任何人都不能取代的。
24.學生具有__________的特點,教師的言論行為、為人處世的態度會對學生具有耳濡目染、潛移默化的作用。
25.在我國,課程具體表現為課程計劃、__________和教科書。
26.__________是一個有目的、有計劃、有結構地產生課程計劃、課程標準以及教科書等系 統化活動。
27.學生學習間接經驗要以__________為基礎。
28.歷代許多教育家都很重視掌握知識的鞏固問題。例如孔子要求“__________”。
29.鞏固新教材的工作,可以采取提問、重點復述、__________等方法進行。
30.課的結構受__________、教材內容、教學方法和教學對象等因素制約;不同類型的課有不同的結構。
31.我國德育的基本途徑是__________。
32.顏回說:“夫子循循然善誘入,博找以文,約我以札,欲罷不能。”顏回的話反映了德育的__________原則。
33.班集體是訓練班級成員自己管理自己、自己__________自己,是自主開展活動的最好載體。
34.__________是維持和控制學生在校生活的基本條件,是教師開展工作的重要保證。
35.教育行動研究的基本步驟是計劃、行動、觀察和__________。
三、簡答題(本大題共有5道小題,每題6分。共30分)。
36.制定教育目的的依據是什么?
37.簡述教科書編寫應遵循的原則。
38.教學過程的基本特點是什么?
39.簡述運用榜樣的方法進行德育教育的要求。
40.班主任工作的重要性體現在哪些方面?
四、論述題(本大題有2道小題,每題10分,共20分)。
41.某初中三年級一女生把一男同學向其表達“愛慕之意”的情書交給了班主任,班主任認為要嚴肅處理,“殺一儆百”,于是在班會上把這封“情書”公之于眾,結果導致了該男生的休學。
請用所學的德育規律、德育原則分析該案例。
42.為什么說教學過程是一種特殊的認識過程?表現在哪些方面?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江蘇 | 山東 |
安徽 | 浙江 | 江西 | 福建 | 深圳 |
廣東 | 河北 | 湖南 | 廣西 | 河南 |
海南 | 湖北 | 四川 | 重慶 | 云南 |
貴州 | 西藏 | 新疆 | 陜西 | 山西 |
寧夏 | 甘肅 | 青海 | 遼寧 | 吉林 |
黑龍江 | 內蒙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