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頁:單項選擇題 |
第 2 頁:填空題;簡答題;論述題 |
第 3 頁:答案:單項選擇題;填空題 |
第 4 頁:答案:簡答題;論述題 |
三、簡答題
36.人是在一定的環境中生存和發展的,環境在很大程度上制約著人的發展。(1)環境為個體的發展提供了多種可能。
(2)環境對個體發展的影響有積極和消極之分。
(3)環境對個體的影響具有一定的自發性和偶然性。
(4)人可以發揮或培養其主觀能動性以抵御環境帶給人的消極影響。
37.①國家加強了對教育的重視和干預,公立教育崛起;②初等義務教育的普遍實施;③教育的世俗化;④重視教育立法,依法治教。
38.教師專業發展是教師個體通過不斷接受新知識和增長專業能力,逐步成為一個相對成熟的專業人員的發展過程。教師專業發展是一種“動態”發展的過程,教師的態度、價值、信念、知識技能等方面不斷需要調整、修正、重新審視、評估、接受挑戰和考驗。教師專業發展一般要經歷四個階段:適應階段、成長階段、成熟階段、專業化階段。
教師專業發展的途徑有:(1)教師積極反思。(2)教師成為研究者。(3)學校成為教師專業發展的基地。(4)建立促進教師專業發展的相關管理制度,包括建立職業準入制度、從業教師的基本管理制度等。
39.(1)學生的知、情、意、行諸因素統一發展的規律;
(2)學生在活動和交往中形成思想品德規律;
(3)學生思想內部矛盾轉化規律;
(4)學生思想品德形成的長期性和反復性規律。
40.從宏觀方面,選擇研究方法可以從三個方面考慮:要考慮研究的目的和內容;要考慮研究方法的可行性。要考慮研究者本身的研究能力,凡研究者力所能及、能勝任的方法,才是適當的方法。
四、論述題
41,當前班級管理存在的問題有:
(1)由于受到分數壓力和教師權威的制約,班主任對班級實施管理的方式偏重于專斷型。長期以來,班主任一直在從事著程式化的教育教學工作,工作是高強度的。他們最關心的是兩件事:一是如何使學生在考試中取得好成績,確保班級的成績在學校中的排名靠前或不落后。二是讓學生聽從老師,以維護教師的權威不受損害。老師必須實施班級控制,以確保班級的教與學不受干擾。因此,班級管理成為教師實施個人專斷管理的活動過程。
(2)班級管理制度缺乏活力,學生參與班級管理的程度較低。在班級中設置班干部,旨在培養學生的民主意識與民主作風,學會自治自理。在班級管理中,班干部特殊化、多數學生在班級管理中缺乏自主性是比較普遍存在的問題。
針對這些問題,解決的辦法是建立以學生為本的班級管理的機制。建立以學生為本的班級管理的機制具有如下特點:
(1)以滿足學生的發展需要為目的。在現代社會的學校教育中,班級活動完全是一種培養人的實踐活動,在這一實踐活動中,學生既是對象,又是目的。因此,滿足學生發展的需要既是班級活動的出發點,又是班級活動的最終歸宿。班級管理的實質就是要讓學生的潛能得到盡可能的開發。
(2)確立學生在班級中的主體地位。現代班級管理強調以學生為核心,建立一套能夠持久地激發學生主動性、積極性的管理機制,確保學生的持久發展。
(3)訓練學生自我管理班級的能力。以訓練學生自我管理能力為主的班級管理制度改革的重點是:適當增加“干部”崗位,適當進行“小干部”輪換;按照民主程序選舉干部;使小于部從“教師的助手”變成“學生的代表”;把學生的注意力,從當干部引向當“合格的班級小主人”;把以教師為中心的班級教育活動轉變為學生的自我教育,即把班級集體作為學生自我教育的主體。
42.所謂的差學生是指那些不能達到基本的教育要求,德、智、體等全面發展水平較差或發展不平衡的學生,學生都是可教育的,沒有哪個學生天生就不想學好,世界上只有教不好學生的老師,決沒有不可教育的孩子。沒有努力的教育不是真正的教育,而懷有愛心的教育,其力量是無窮的。從上面的故事中我們可以得到這樣的啟發:(1)平等、公正地對待他們,尊重、理解、信任他們,使他們主動地接受教育;(2)一分為二地看待他們,用發展的眼光去尋找教育的切入點;(3)給差生以高尚的教育,轉變差生并不困難,使他們成為國家的棟梁之才也是完全可以做到的。
相關推薦: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江蘇 | 山東 |
安徽 | 浙江 | 江西 | 福建 | 深圳 |
廣東 | 河北 | 湖南 | 廣西 | 河南 |
海南 | 湖北 | 四川 | 重慶 | 云南 |
貴州 | 西藏 | 新疆 | 陜西 | 山西 |
寧夏 | 甘肅 | 青海 | 遼寧 | 吉林 |
黑龍江 | 內蒙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