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頁:單項選擇題 |
第 2 頁:填空題;簡答題;論述題 |
第 3 頁:答案:單項選擇題;填空題 |
第 4 頁:答案:簡答題;論述題 |
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20小題,每小題2分,共40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備選項中只有一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代碼填寫在題后的括號內。錯選、多選或未選均無分。
1.按我國心理學家對個體心理發展的劃分,少年期相當于我國在校學生的( )
A.大學階段
B.高中階段
C..初中階段
D.小學階段
2.下列屬于布魯姆教學目標分類中動作技能目標的是( )
A.綜合
B.分析
C.價值觀念
D.知覺
3.自下而上的遷移被稱為( )
A.正遷移
B.垂直遷移
C.負遷移
D.水平遷移
4.學習“圓的直徑是它的半徑的兩倍”,這種學習屬于( )
A.概念學習
B.符號學習
C.命題學習
D.詞匯學習
5.數學家高斯少年時自己發現了用首尾相加,將連加變為乘法的方法,快速解決1—100的連加問題是一種( )
A.真創造
B.假創造
C.種創造
D.類創造
6.一個測驗能夠測量出它所要測量東西的程度是指測驗的( )
A.效度
B.信度
C.區分度
D.難度
7.從直接具體經驗到抽象經驗排列了11種媒體,構成一個經驗錐形的提出者是( )
A.布魯納
B.桑代克
C.皮亞杰
D.戴爾
8.系統擴展了皮亞杰的理論和方法,經過多年研究,提出了人類道德發展的順序原則的心理學家是( )
A.布魯納
B.桑代克
C.柯爾伯格
D.戴爾
9.通過直接感知要學習的實際事物而進行的一種直觀方式是( )
A.動作直觀
B.模象直觀
C.實物直觀
D.言語直觀
10.自我意識發展的第二個飛躍期是( )
A.幼兒期
B.成年期
C.兒童期
D.青春期
11.1903年出版的《教育心理學》是西方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學命名的專著,它的作者是( )
A.桑代克
B.華生
C.巴甫洛夫
D.斯金納
12.在應用知識的具體情境中進行知識教學的教學策略是( )
A.程序教學
B.合作學習
C.情境教學
D.發現教學
13.皮亞杰認為:在10歲以前,兒童對道德行為的判斷主要是依據他人設定的外在標準,稱為( )
A.認知道德
B.他律道德
C.權威道德
D.自律道德
14.學習者利用原有經驗進行新的學習、理解新信息是( )
A.發現學習
B.意義學習
C.接受學習
D.機械學習
15.班杜拉把通過一定的榜樣來強化相應的學習行為和學習行為傾向叫作( )
A.替代性強化
B.直接強化
C.外在強化
D.自我強化
16.個人用來回答事物是什么、為什么和怎么樣的知識叫( )
A.理性知識
B.陳述性知識
C.感性知識
D.程序性知識
17.遺忘曲線表明遺忘的進程是( )
A.先快后慢
B.沒有規律
C.前后一樣快
D.先慢后快
18.下列屬于肯定性訓練的是( )
A.消除敏感反應
B.消除肌肉緊張
C.呈現厭惡刺激
D.公開表達自己的真實情感
19.認知心理學把在頭腦中形成問題空間的過程看成是( )
A.理解問題
B.發現問題
C.檢驗假設
D.提出假設
20.美國心理學家賈德提出的遷移理論被稱為( )
A.定勢說
B.經驗類化說
C.關系轉化說
D.共同要素說
相關推薦: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江蘇 | 山東 |
安徽 | 浙江 | 江西 | 福建 | 深圳 |
廣東 | 河北 | 湖南 | 廣西 | 河南 |
海南 | 湖北 | 四川 | 重慶 | 云南 |
貴州 | 西藏 | 新疆 | 陜西 | 山西 |
寧夏 | 甘肅 | 青海 | 遼寧 | 吉林 |
黑龍江 | 內蒙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