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頁:單項選擇題 |
第 2 頁:填空題;簡答題;論述題 |
第 3 頁:答案:單項選擇題;填空題 |
第 4 頁:答案:簡答題;論述題 |
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20小題,每小題2分,共40分)
1.一般認為,教育學作為獨立學科萌芽于()
A.夸美紐斯的《大教學論》
B.赫爾巴特的《普通教育學》
C.洛克的《教育漫話》
D.盧梭的《愛彌爾》
2.提出“教育即生活”這一命題的教育家是()
A.布魯納
B.杜威
C.陶行知
D.黃炎培
3.教育的領導權是由下列哪一個社會因素決定的?()
A.政治經濟制度
B.生產力
C.科學技術
D.文化
4.教育與文化之間是一種什么關系?()
A.文化決定教育的發展
B.教育決定文化的發展
C.兩者相互依存相互制約
D.兩者沒關系
5.教育學上,把個體發展理解為()
A.個體生理的發育成熟
B.個體心智的發展
C.個體認知水平的提高
D.個體身心的和諧發展
6.在人的發展中,最具綜合性的、影響力最大的活動是()
A.生理活動
B.心理活動
C.認知活動
D.社會實踐活動
7.我們將國家對受教育者培養成為什么樣人才的總的要求稱為()
A.教育方針
B.教育目的
C.教育制度
D.教育法規
8.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興趣、情感、意志和積極的心理品質屬于哪方面的任務?()
A.德育
B.智育
C.體育
D.美育
9.聯合國《兒童權力公約》是哪一年通過的?()
A.1969年
B.1979年
C.1989年
D.1999年
10.師生關系從本質上說是一種()
A.人與人的關系
B.教育者與受教育者的關系
C.主體與客體的關系
D.人與物的關系
11.課程論側重研究()
A.教什么
B.如何教
C.教科書編寫
D.學習策略
12.以目的和目標的概括性程度為標準。可以從高到低、從抽象到具體依次分為()
A.教育目的、培養目標、課程目標、教學目標
B.教育目的、課程目標、培養目標、教學目標
C.教學目標、教育目的、課程目標、培養目標
D.教育目的、培養目標、教學目標、課程目標
13.學校進行全面發展教育的基本途徑是()
A.體育
B.教學
C.綜合實踐活動
D.課外活動
14.教學是什么樣的統一活動?()
A.教師教、學生學
B.運用各種教育影響
C.設計課程、實施教學
D.輔導、自學
15.下列哪一個判斷不正確()
A.備課內容包括鉆研教材、了解學生、制定教學進度計劃
B.教師備課不需要熟悉課程標準
C.教科書是教師備課和上課的主要依據
D.教學大綱是教師備課的指導文件
16.教師應該在學期或學年開始前制定出()
A.單元計劃
B.課時計劃
C.課題計劃
D.學期教學進度計劃
17.下列哪一個判斷不正確()
A.德育具有社會性
B.德育具有繼承性
C.德育具有歷史性
D.德育具有綜合性
18.下列不屬于德育過程的構成要素的是()
A.教育者
B.受教育者
C.德育觀念
D.德育內容
19.下列哪一個判斷不正確()
A.班級是個復雜的小社會,是學校行政體系中最基層的行政組織
B.班級是開展學校課程實施的基本單位
C.班級是開展教學活動的基本單位
D.班級通常由教師、一群學生及環境組成,通過師生交互影響的過程實施教育教學活動,以實現教育教學目標
20.下列不屬于組成班級的規章制度的部分是()
A.由教育行政部門統一規定的有關班集體與學生管理的制度
B.由學校根據教育目標、上級有關指示制定的學校常規制度
C.由用人單位、學生家長討論制定的學生管理的制度
D.由班集體根據學校要求和班級實際情況討論制定的班級規范
相關推薦: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江蘇 | 山東 |
安徽 | 浙江 | 江西 | 福建 | 深圳 |
廣東 | 河北 | 湖南 | 廣西 | 河南 |
海南 | 湖北 | 四川 | 重慶 | 云南 |
貴州 | 西藏 | 新疆 | 陜西 | 山西 |
寧夏 | 甘肅 | 青海 | 遼寧 | 吉林 |
黑龍江 | 內蒙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