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頁:單項選擇題 |
第 2 頁:填空題;簡答題;論述題 |
第 3 頁:答案:單項選擇題;填空題 |
第 4 頁:答案:簡答題;論述題 |
一、單項選擇題
1.A【解析】教育學作為一門獨立的學科萌芽于夸美紐斯的《大教育學論》。
2.B【解析】“教育即生活”是美國著名的實用主義教育家杜威提出的最著名的論點。
3.A【解析】政治經濟制度決定教育的領導權。
4.C【解析】教育和文化之間實際上是一個相互支撐、相互制約的關系。
5.D【解析】教育學上把個體發展理解為個體認知水平的提高。
6.D【解析】社會實踐是在人的發展中,最具綜合力、影響力最大的活動。
7.B【解析】教育目的探討的是把受教育者培養成什么樣的人的問題。這是教育學的根本問題,是教育工作的核心,也是教育活動的出發點、依據和歸宿。
8.A【解析】德育指所有有目的、有計劃地對社會成員在政治、思想與道德等方面施加影響的活動,包括社會德育、社區德育、學校德育和家庭德育等方面。
9.C【解析】《兒童權利公約》由1989年11月20日第44屆聯合國大會第25號決議通過,1990年9月2 日生效。該公約旨在保護兒童權益,為世界各國兒童創建良好的成長環境。
10.A【解析】師生關系從本質上說是一種人與人的關系。
11.A【解析】課程論側重研究教什么。
12.A【解析】略
13.B【解析】教學是學校進行全面發展教育的基本途徑。
14.A【解析】教師教、學生學是教學的統一活動。
15.B【解析】略
16.D【解析】教師應該在學期或學年開始前制定出學期教學進度計劃。
17.D【解析】德育具有社會性、繼承性和歷史性。
18.C【解析】略
19.B【解析】德育的過程包括教育者、受教育者和德育內容。
20.C【解析】略
二、填空題
1.學校教育2.教學論3.政治
4.互補性5.人自身的內在需要6.少年
7.導向作用8.創造美9.主體
10.人格11.教科書12.基礎性
13.科學世界觀14.個性心理品質15.結構
16.個別教學17.理想性18.德育途徑
19.明確的共同目標20.工作程序
相關推薦: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江蘇 | 山東 |
安徽 | 浙江 | 江西 | 福建 | 深圳 |
廣東 | 河北 | 湖南 | 廣西 | 河南 |
海南 | 湖北 | 四川 | 重慶 | 云南 |
貴州 | 西藏 | 新疆 | 陜西 | 山西 |
寧夏 | 甘肅 | 青海 | 遼寧 | 吉林 |
黑龍江 | 內蒙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