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頁:單項選擇題 |
第 2 頁:填空題;簡答題;論述題 |
第 3 頁:答案:單項選擇題;填空題 |
第 4 頁:答案:簡答題;論述題 |
二、填空題(本大題共20小題.每小題1分,共20分)
21.學習與教學的要素包括學生、教師、教學內容、__________和教學環境。
22.一般認為,態度與品德的形成過程經歷了依從、__________、內化三個階段。
23.教育心理學是一門研究學校情境中__________的科學。
24.學生原有的知識水平或者發展心理水平對新的學習的適應性為__________。
25.兒童自我意識包括自我認識、__________、自我監控三個方面。
26.動機有激活、指向和__________三個基本功能。
27.人們對自己是否能夠成功地從事某項成就行為的主要判斷稱為__________。
28.心理發展有連續性與階段性、定向性與順序性、不平衡性和__________。
29.嘗試與錯誤學習的基本規律是效果律、練習律和__________。
30.布魯納的認知結構學習理論認為,學習包括獲得、轉化和__________三個過程。
31.學習者為了提高學習的效果和效率。有目的有意識地制定的有關學習過程的復雜的方案稱之為__________。
32.影響課堂管理的主要因素有班級規模、教師的領導風格、班級的性質和__________。
33.品德的心理結構主要有三個成分,它們是道德認識、__________和道德行為。
34.個體產生新奇獨特的、有社會價值的產品能力或特性稱之為__________。
35.個人應用一系列的認知操作,從問題的起始狀態到達目的狀態的過程為__________。36.學生通過自身的學習活動而發現有關概念或抽象原理的一種教學策略是__________。37.在學習達到剛好記憶水平以后再進行的學習稱之為__________。
38.個體通過與環境相互作用后獲得的信息及其組織稱之為__________。
39.個體依據一定的社會道德行為規范行動時,表現出來的比較穩定的心理特征和傾向稱為__________。
40.預期學生通過教學活動獲得的學習結果稱為_________。
三、簡答題(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6分。共30分)
41.簡述性格差異的教學含義。
42.簡述智力與創造性的關系。
43.簡述教學目標的功能。
44.簡述促進學習遷移的主要措施。
45.簡述心理健康的標準。
四、論述題(本大題共10分)
46.試論述激發學生學習動機的主要措施。
相關推薦: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江蘇 | 山東 |
安徽 | 浙江 | 江西 | 福建 | 深圳 |
廣東 | 河北 | 湖南 | 廣西 | 河南 |
海南 | 湖北 | 四川 | 重慶 | 云南 |
貴州 | 西藏 | 新疆 | 陜西 | 山西 |
寧夏 | 甘肅 | 青海 | 遼寧 | 吉林 |
黑龍江 | 內蒙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