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頁:單項選擇題 |
第 2 頁:簡答題;材料分析題;教學設計題 |
第 3 頁:答案:單項選擇題;簡答題 |
第 4 頁:答案:材料分析題;教學設計題 |
一、單項選擇題
1.A【解析】1904年,清政府頒布《奏定初等小學堂章程》,規定設初等小學堂,招收7歲兒童入學,修業年限為5年,并規定初等小學教育為義務教育。
2.D【解析】教育學作為一門獨立的學科萌芽于捷克教育家夸美紐斯的《大教學論》。
3.A【解析】教育科學研究中運用最廣泛的研究方法是觀察法。
4.B【解析】略。
5.B【解析】教育改革的核心是課程改革。
6.C【解析】各種心理機能所能達到的最佳水平、形成的速度、達到成熟水平的時期等因人而異。致使有人大器晚成,有人少年英才,有人長于數理運算,有人善于言辭。
7.D【解析】學習指人和動物在生活過程中,憑借經驗而產生的行為或行為潛能的相對持久的變化。
8.C【解析】奧蘇貝爾認為學生的學習主要是有意義的接受學習。
9.B【解析】略。
10.C【解析】柯爾伯格研究道德發展的主要方法是兩難故事法。
11.A【解析】組織和培養班集體是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環節。
12.D【解析】略。
13.D【解析】班主任管理和教育學生之前,首先應當了解和研究學生,這是開展工作的基礎。
14.B【解析】班級授課制的優點之一就是有利于大面積培養人才。
15.B【解析】從教學評價的時間和作用來看,教學評價分為診斷性評價、形成性評價和總結性評價,題干為形成性評價的定義。
二、簡答題
1.【答案要點】(1)全民性。小學教育的全民性,從廣義上說,是指小學教育必須面向全體人民。這樣,才能從根本上徹底掃除文盲,從整體上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素質;從狹義上講,是指小學教育必須面向全體適齡兒童。小學教育的全民性是世界各國教育改革的共同趨勢,幾乎所有國家的教育都在努力創造條件,確保每個人接受初等教育的權利。
(2)義務性。小學教育面向全體適齡兒童,任何未成年的公民,不論其種族、民族、性別、膚色、語言、社會經濟地位的差異(智能及身體狀況不允許的例外),只要達到一定的年齡(6~7歲),都必須接受小學教育。因此,小學教育在整個教育中具有義務教育的性質,對于每個公民來說,教育機會是均等的,是應當享有的權利。
(3)全面性。小學教育是向兒童實施德、智、體、美等全面發展的教育。小學教育既不是就-
業定向的職業技術教育,也不是培養高層次專門人才的專業教育。它是面對全體兒童實施普通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教育。在此基礎上發展他們的能力,培養他們高尚的思想道德品質和提高他們的身體心理素質,使他們具備國民應有的一些基本素質,為他們進一步深造創造條件。
2.【答案要點】(1)對學生進行品德教育。
(2)教育學生努力學習。
(3)指導學生課外、校外生活和活動。
(4)管理班集體,指導少先隊工作。
(5)協調各任課教師的工作。
3.【答案要點】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應該培養:
(1)按計劃學習的習慣。
(2)專時專用、講求效益的習慣。
(3)獨立鉆研、善于思考的習慣。
(4)自學的習慣。
(5)合理把握學習過程的習慣。
(6)養成及時復習的習慣。
(7)要養成獨立完成作業的習慣。
4.【答案要點】班級授課制的優點:
(1)有嚴格的制度保證教學的正常開展和達到一定質量。
(2)有利于經濟有效、大面積地培養人才。
(3)有利于系統知識的傳授。
(4)能夠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
班級授課制的缺點:
(1)強調系統書本知識的學習,容易產生理論與實際脫節。
(2)強調教學過程的標準、同步、統一,難以完全適應學生的個別差異,不利于因材施教。
5.【答案要點】(1)系統性原則。教學設計是一項系統工程,它是由教學目標和教學對象的分析、教學內容和方法的選擇以及教學評估等子系統所組成,各子系統既相對獨立,又相互依存、相互制約,組成一個有機的整體。在諸子系統中,各子系統的功能并不等價,其中教學目標起指導其他子系統的作用。同時,教學設計應立足于整體,每個子系統應協調于整個教學系統中,做到整體與部分辯證地統一,系統的分析與系統的綜合有機地結合,最終達到教學系統的整體優化。
(2)程序性原則。教學設計是一項系統工程,諸子系統的排列組合具有程序性特點,即諸子系統有序地成等級結構排列,且前一子系統制約、影響著后一子系統,而后一子系統依存并制約著前一子系統。根據教學設計的程序性特點,教學設計中應體現出其程序的規定性及聯系性,確保教學設計的科學性。
(3)可行性原則。教學設計要成為現實,必須具備兩個可行性條件。一是符合主客觀條件。
主觀條件應考慮學生的年齡特點、已有知識基礎和師資水平;客觀條件應考慮教學設備、地區差異等因素。二是具有操作性。教學設計應能指導具體的實踐。
(4)反饋性原則。教學成效考評只能以教學過程前后的變化以及對學生作業的科學測量為依據。測評教學效果的目的是為了獲取反饋信息,以修正、完善原有的教學設計。
相關推薦: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江蘇 | 山東 |
安徽 | 浙江 | 江西 | 福建 | 深圳 |
廣東 | 河北 | 湖南 | 廣西 | 河南 |
海南 | 湖北 | 四川 | 重慶 | 云南 |
貴州 | 西藏 | 新疆 | 陜西 | 山西 |
寧夏 | 甘肅 | 青海 | 遼寧 | 吉林 |
黑龍江 | 內蒙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