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頁:單項選擇題 |
第 2 頁:簡答題;教學設計題 |
第 3 頁:答案:單項選擇題;簡答題 |
第 4 頁:答案:材料分析題;教學設計題 |
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15小題,每小題2分,共30分)
1.西方首先強調兒童在教育中的中心地位的是( )。
A.赫爾巴特
B.康德
C.盧梭
D.杜威
2.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課外校外活動使“青少年邁上了科學思維的道路”,這告訴我們課外校外教育( )。
A.有利于發展學生智力,培養學生能力
B.有利于發展學生的個性特長
c.可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
D.是進行德育的重要途徑
3.班主任以教育目的為指導思想,以小學生守則為基本依據,對小學生一個學期內的學習、勞動、生活、品行等方面進行小結與評價。這項工作是( )。
A.建立學生檔案
B.工作總結
C.工作計劃
D.操行評定
4.如果一個家長想用看電視作為強化物獎勵兒童認真按時完成作業的行為,最合適的安排應該是( )。
A.讓兒童看完電視以后立即督促他完成作業
B.規定每周看電視的適當時間
C.懲罰孩子過分喜歡看電視的行為
D.只有按時完成家庭作業后才能看電視
5.班級管理的中心內容是( )。
A.班級常規管理
B.班級教學管理
C.班級學習管理
D.班級生活管理
6.兒童身心發展有兩個高速發展期:新生兒與青春期,這是身心發展( )規律的反映。
A.順序性
B.個別差異性
C.不平衡性
D.階段性
7.機體某一方面的機能受損甚至缺失后,可通過其他方面的超常發展得到部分補償;人的精神力量、意志、情緒狀態對整個機體能起到調節作用,幫助人戰勝疾病和殘缺,使身心依然得到發展,表明身心發展具有( )。
A.階段性
B.順序性
C.不平衡性
D.互補性
8.學生學習“功=力×距離”,這種學習屬于( )。
A.辨別學習
B.符號學習
C.概念學習
D.規則或原理學習
9.兒童多動癥是小學生中常見的一種以注意缺陷、活動過度和好沖動為主要特征的綜合性障礙,其高峰發病年齡在( )。
A.3~5歲
B.5~7歲
C.8~10歲
D.12~13歲
10.在小學低年級識字教學中,有人按字音歸類識字,有人按偏旁結構歸類識字,這屬于( )。
A.復述策略
B.理解一控制策略
C.精加工策略
D.組織策略
11.明確規定各年級少先隊工作的主要內容,對各年級的基本目標、主要工作、需要關注的問題以及基礎工作與特色活動相結合的實施原則,做了扼要提示的文件是( )。
A.《少先隊工作綱要》
B.《輔導員工作綱要》
C.《少先隊輔導員工作綱要》
D.《少先隊團隊工作綱要》
12.班規是學生自我管理的重要制度,主要涉及( )。
A.學習-、紀律、健康、著裝
B.學習、健康、出勤、衛生
C.學習、紀律、著裝、衛生
D.學習、紀律、出勤、衛生
13.基礎型課程注重學生基礎學力的培養,即培養學生作為一個公民所必須的“三基”為中心的基礎教養。“三基”指的是( )。
A.讀、寫、算
B.讀、畫、算
C.畫、寫、算
D.讀、寫、畫
14.認知內驅力、自我提高內驅力和附屬內驅力在動機結構中所占的比重并非一成不變。在哪個時期附屬內驅力最為突出?( )
A.兒童早期
B.少年期
C.青年期
D.成年期
15.教學評價的目的是對課程、教學方法以及學生培養方案( )。
A.作出分析
B.作出判斷
C.進行評估
D.作出決策
相關推薦: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江蘇 | 山東 |
安徽 | 浙江 | 江西 | 福建 | 深圳 |
廣東 | 河北 | 湖南 | 廣西 | 河南 |
海南 | 湖北 | 四川 | 重慶 | 云南 |
貴州 | 西藏 | 新疆 | 陜西 | 山西 |
寧夏 | 甘肅 | 青海 | 遼寧 | 吉林 |
黑龍江 | 內蒙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