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頁:試題 |
第 4 頁:參考答案 |
二、材料分析題(本大題共2小題,每小題10分,共20分)
26、某重點大學畢業生小李,在公開招聘中以優異的成績被聘為某初中老師,剛上班時,他虛心向同事請教,認真備課,努力把握課堂教學的每個環節,工作高度負責,教學效果好,在期末的評定中成績優越,但隨著工作的熟悉與社會交往的增多,便越來越不重視備課和對教學環節的把握,開始變得浮躁,他認為:“教師上課就那么回事,我備好一遍課可以用好多年!”
上學期學生評教,小李排名倒數。校長找其談話,她還不以為然:“我重點大學畢業生,難道還教不了初中生?”之后,他把對校長和學生評教的不滿都撒到學生身上,上課時對不專心聽講或成績差的學生或挖苦諷刺或罰站.甚至趕出教室。
試從教師職業道德的角度,分析這位教師的行為。
27、關于價值概念的理解
張曙光
①近些年來,價值觀問題受到社會各界的高度重視。但是,作為價值觀核心概念的“價值”及相關概念,在國內理論界一直存在著許多似是而非的看法,影響了我們對價值觀問題的理解,因而有必要理清一些基本概念。
②現代價值觀的“價值”概念,直接來自于經濟學的使用價值與交換價值,但就其拉丁詞的本義和現代哲學語境中的含義而言,卻遠遠超出了經濟學的范疇,是一個包含倫理學、美學、宗教學、政治學所指涉的具體價值形態的,與“善”通用的概念。因而,價值首先指的是人們所希冀和追求的“好”生活,表征著人的存在的目的性;經濟學意義的含義只是第二位的。
③但目前存在的一些對價值的界說,恰恰是這種意義的倒置。無論是過去把“價值”歸結為“效用”,還是現在把價值等同于“利益”,都是倒置的例證。如此一來,價值的理想性和超越性不見了,因而也就談不上對各種效用和利益問題的批判性審視了。其實,正是價值由現實趨向理想的向度,在人們的觀念世界聳立起一個與完滿和終極的整體相關聯的價值觀。所以,作為人的生命之自覺形態的價值觀,不僅能夠引導人們追求自身的利益,協調人們之間的利益沖突,還能夠召喚人們不斷地走向更高的精神境界,實現自由全面的發展。
④如果把價值歸結為利益,又進而把利益作為思想的坐標,那就只能產生功利的并且是近視的價值觀——以官職、金錢、稱號等外在形式化的東西作為人的價值尺度,而不是看重人的思想情感、道德品行、真才實學、精神境界。的確,“名利”并不純然是人的“身外之物”,而是構成人的社會規定性的要素,這些要素能夠在一定程度上確證人的社會存在和能力,在現代社會尤其如此。但是,這些東西只是人們借以實現自由的有限手段。如果人們在某一社會中普遍地陷入名韁利索,人的生命價值的平等和人格尊嚴得不到應有的尊重和維護,那么這個社會就“異化”了。這也是我們反對把“價值”作功利性、工具化理解的根本原因。問題:
(1)文章第③自然段提出了“與完滿和終極的整體相關的價值觀”,請簡要闡述這個價值觀所產生的作用。(4分)
(2)文章結尾畫線處“反對把‘價值’作功利性、工具化理解的根本原因”,這個“根本原因”是什么?(10分)
三、寫作題(本大題共30分)
28、請以“我為什么要當老師”為題寫一篇議論文。
要求論據、論點清晰,不少于800字。
相關推薦: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江蘇 | 山東 |
安徽 | 浙江 | 江西 | 福建 | 深圳 |
廣東 | 河北 | 湖南 | 廣西 | 河南 |
海南 | 湖北 | 四川 | 重慶 | 云南 |
貴州 | 西藏 | 新疆 | 陜西 | 山西 |
寧夏 | 甘肅 | 青海 | 遼寧 | 吉林 |
黑龍江 | 內蒙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