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頁:單項選擇題 |
第 2 頁:簡答題 |
第 3 頁:材料分析題 |
第 4 頁:教學設計題 |
點擊查看:2013教師資格<小學教育知識與能力>最后猜題匯總
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15小題。每小題2分。共30分)
1、西方首先強調兒童在教育中的中心地位的是【D】。
A、赫爾巴特
B、康德
C、盧梭
D、杜威
【答案解析】杜威強調兒童在教育中的中心地位,主張教師應以學生的發展為目的,圍繞學生的需要和活動組織教學。
2、教育心理學研究的核心內容是【D】。
A、教學方法
B、教師
C、學生
D、學習過程
【答案解析】學習過程是教育心理學研究的核心內容,如學習的實質、條件、動機、遷移以及不同種類學習的特點等。
3、由學習活動的社會意義或個人前途等原因引發的學習動機稱作【A】。
A、遠景的間接性動機
B、社會性動機
C、直接性動機
D、志向性動機
【答案解析】根據學習動機的作用與學習活動的關系,可將學習動機分為近景的直接性動機與遠景的間接性動機。題干所述正是遠景的間接性動機的概念。
4、操作性條件反射學說的代表人物是【A】。
A、斯金納
B、巴甫洛夫
C、桑代克
D、班杜拉
5、個體傾向于利用自己身體或內部參照作為信息加工依據的學習風格是【B】。
A、場依存型
B、場獨立型
C、沖動型
D、沉思型
6、一般來講,小學階段相當于人生發展的【C】。
A、幼兒期
B、少年期
C、童年期
D、青年期
【答案解析】對小學階段的規定,小學生的年齡階段處于童年期。
7、就兒童發展整體而言,生理的成熟先于心理的成熟體現YJ6童身心發展【B】的特點。
A、順序性
B、不平衡性
C、個別差異性
D、階段性教師資格考試
8、最穩定、最重要的學習動機是【B】。
A、興趣
B、認知內驅力
C、求知欲
D、成功感
9、認知結構遷移理論的提出者是【C】。
A、桑代克
B、賈德
C、奧蘇伯爾
D、布魯納
10、教學計劃的中心問題是【A】。
A、開設哪些科目
B、各門學科開設的順序
C、各門學科的教學時間
D、各門學科的教學方法
【答案解析】教學計劃是學校課程與教學活動的依據,也是制定分科標準、編寫教科書和設計其他教材的依據。其中心問題就是開設哪些科目。
11、通過準備問題、面向全體學生交流、對過程及時總結是【C】運用時應注意的事項。
A、講授法
B、談話法
C、討論法
D、練習法
12、教育史上最早出現的教學組織形式【A】。
A、個別教學
B、班級授課制
C、復式教學
D、小組教學
【答案解析】個別教學與生產力發展水平低的狀況相適應,因而最早出現。
13、目標管理的班級管理方法,是由美國的【A】提出的。
A、德魯克
B、馬卡連柯
C、杜威
D、布魯納
【答案解析】美國管理學家德魯克提出目標管理。
14、掌握學習是由【C】提出的。
A、布魯納
B、斯金納
C、布盧姆
D、艾里斯
【答案解析】掌握學習是由布盧姆等人提出的。
15、訓練班級成員自己管理自己、自己教育自己、自主開展活動的最好載體是【D】。
A、班主任
B、興趣小組
C、少先隊
D、班集體
【答案解析】教師要充分發揮班集體成員的積極性,使實現班集體目標的過程成為教育與自我教育的過程。
相關推薦: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江蘇 | 山東 |
安徽 | 浙江 | 江西 | 福建 | 深圳 |
廣東 | 河北 | 湖南 | 廣西 | 河南 |
海南 | 湖北 | 四川 | 重慶 | 云南 |
貴州 | 西藏 | 新疆 | 陜西 | 山西 |
寧夏 | 甘肅 | 青海 | 遼寧 | 吉林 |
黑龍江 | 內蒙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