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頁:單項選擇題 |
第 2 頁:簡答題 |
第 3 頁:材料分析題 |
第 4 頁:教學設計題 |
三、材料分析題(本大題共2小題。每小題10分,共20分)
1、
“差生”的成績
我是差生行列中的一員,我也曾努力過,刻苦過,但最后卻被一盆盆冷水澆得心灰意冷。就拿一次英語考試來說吧,我學英語覺得比上青天還難,每次考試不是個位數就是十幾分,一次教師罵我是蠢豬,我一生氣下決心下次一定要考好。于是,我加倍努力,真的拿了個英語第一名。心想這次老師一定會表揚我了吧!可是出乎我意料,老師一進教室就當著全班同學的面問我:“你這次考的這么好,不是抄來的吧?”聽了這話,我一下子從頭涼到腳,難道我們差生就一輩子都翻不了身了嗎?
問題:透過這個案例,深切地感受到學生對現行評價制度和評價方法的恐懼,不滿與無奈。現行課程評價存在哪些主要問題?
【答案解析】(1)評價功能失調,過分強調甄別與選拔的功能,忽視改進、激勵、發展的功能,表現在學生身上就是學生只關心考試得了多少分,排在第幾名,而很少關心考試中反映出來的自身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2)過分關注活動的結果(如學生成績、教師業績、學校升學率等)。忽視被評價者在活動的各個時期的進步狀況和努力程度,忽視對日常教育教學活動的評價,忽視對教育活動發展、變化過程的動態評價。
(3)評價主體單一,基本上沒有形成學生、教師管理者、教育專家、家長等多主體共同積極參與,交互作用的評價模式,忽視了評價主體多源,多向的價值,尤其忽視自我評價的價值。
(4)評價標準機械、單一,過于強調共性和一般趨勢,忽略了學生、教師、學校的個性發展和個體間的差異性。
(5)評價內容片面,過于注重學業成績,而對教師和學生在教育活動中的體現忽視,或者缺乏有效的評價工具和方法。
(6)評價方法單調,過于注重傳統的紙筆測驗,對體現新的評價理念的新質性評價方法不夠重視。
(7)忽視對評價結果的反映和認同,使評價的激勵、調控、發展功能得不到充分發揮。
(8)評價對象基本處于被動地被檢查,被評判的地位,自尊心、自信心得不到很好的保護,對評價往往持一種冷漠、應付、對立、討厭、拒斥或者害怕、恐懼、逃避的態度,甚至出現欺騙,弄虛作假的行為。
2、參加工作不久,我被學校推上了班主任的崗位。由于第一次當班主任,我想只有在學生中樹立起威信,才能管好學生。于是,我在班上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一是調整班干部,換上我信任得力的助手;二是每天盡可能呆在班上監視學生的行為;三是平時不和學生嘻嘻哈哈,盡量保持嚴肅的面孔,讓學生有一種望而生畏的感覺;四是不論是學校還是學生組織的活動,我都要親自過問,親自參加;五是在課堂上我以“嚴”字當頭,對學生批評的多,表揚的少。當班主任一個學期了,我認為我對班主任工作是盡職盡責了;對學生也做到了仁至義盡了,但學生并不喜歡我,學生表面上好像“怕”我,但我在學生中的威信卻不高,教育效果也不是很好。
上面是一位老師在擔任班主任時的感受,請結合實際談談班主任該如何與學生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
【答案解析】師生關系是指教師和學生在教育教學過程中結成的相互關系,包括彼此所處的地位、作用和相互對待的態度等。師生關系總是建立在一定社會背景之中的,與師生雙方密切相關,受多種因素制約。但就教育內部而言,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要靠雙方共同努力。其中,教師起著主導作用。作為班主任,要想與學生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可以從以下幾方面人手;
(1)了解和研究學生。班主任要和學生有共同語言,就必須了解和研究學生,包括了解學生的思想意識、道德品質、興趣、需要、知識水平、學習態度和方法、個性特點、身體狀況和班集體的特點及其形成原因。但這種了解應建立在平時點滴的觀察中,而不是整天呆在教室監視學生。
(2)樹立正確的學生觀。學生觀就是教師對學生的基本看法,它影響教師對學生的認識及其態度與行為,進而影響學生的發展。正確的學生觀包括:學生都有巨大的發展潛力;學生的不成熟性具有成長價值;學生具有主體性,特別是創造性;學生是責權主體,有正當的權利和利益;學生是一個整體的人,是知、情、意、行的統一體。案例中的班主任就沒有樹立正確的學生觀,任何活動都親自過問,完全不相信學生的能力。
(3)熱愛、尊重學生,公平對待學生。熱愛學生包括熱愛所有學生,對學生充滿愛心,經常走到學生中,忌諱挖苦、諷刺學生、粗暴對待學生。尊重學生特別要尊重學生的人格,保護學生的自尊心,維護學生的合法權益,避免師生對立。案例中的班主任經常批評學生卻極少表揚學生就是不熱愛學生的表現。
(4)主動與學生溝通,善于與學生交往。師生關系一般要經歷生疏、接觸、親近、依賴、協調、默契階段。案例中的班主任平時不和學生嘻嘻哈哈,盡量保持嚴肅的面孔,讓學生產生一種望而生畏的感覺。這就是不善于與學生溝通的表現。
(5)努力提高自我修養,健全人格。教師的素質是影響師生關系的核心因素。班主任要想使師生關系和諧,必須做到以下幾點:加強學習和研究;經常進行自我反思;培養自己多方面的興趣和積極向上的人生觀;學會自我控制。
相關推薦: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江蘇 | 山東 |
安徽 | 浙江 | 江西 | 福建 | 深圳 |
廣東 | 河北 | 湖南 | 廣西 | 河南 |
海南 | 湖北 | 四川 | 重慶 | 云南 |
貴州 | 西藏 | 新疆 | 陜西 | 山西 |
寧夏 | 甘肅 | 青海 | 遼寧 | 吉林 |
黑龍江 | 內蒙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