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材料分析題(本大題共2小題,每小題10分,共20分)
26、周某,女,26歲,某市第三聾人學校教師。1996年11月11日,第三聾人學校以周某因個人問題影響了工作為由,口頭通知其離開教學崗位,周某遂于1996年12月1日向所在區教委申訴,其間又于l2月6日、12月17日兩次向政府信訪辦申訴。區教委12月17日上午接區信訪辦電話通知后,下午即派人與申請人一同去第三聾人學校處理此事,形成“解決周某工作問題”的會議記錄,并在周某的再三催問下,于l997年1月15日以“某區教委人事科”名義作出“關于第三聾人學校周某工作問題的處理意見”。 處理意見要求周某到第三聾人學校上班,工作由學校安排,周某要服從分配和管理,上崗后單位按規定 給予工資。1997年1月29日,周某以區教委處理意見違反《市教師申訴辦法》為由,向區人民政府申請行政復議。1997年3月4日,區人民政府作出復議決定,認為:作為教育行政部門,區教委對周某的申訴,應依據 《市教師申訴辦法》的規定予以解決。
27、強強是某中學初二年級的學生,因智力發育得較晚,盡管學習很努力,但成績卻總是很差。一次考試,他又考了全班的最后一名。班主任老師當著全班同學的面,對強強說:“你怎么那么笨,多簡單的題呀,還答不對,你是不是長了豬腦子啊!”同學們哄堂大笑。下課了,好幾個同學圍著強強叫“豬腦子”。強強羞愧極了,回家大哭了一場,說什么也不愿意再上學了。強強的父母問明原因,找到學校。校長在弄清楚情況后,嚴肅地批評了強強的班主任,要求他在班上給強強道歉,并教育全班同學要互相尊重,不能取笑強強。
三、寫作題(本大題共30分)
28、閱讀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木桶理論”是著名的管理學說,說的是一個企業成就的大小高低,取決于木桶最短的那塊。有人把這一理論運用于學校教育管理之中,眼睛始終盯著“學生最短的那塊板”。某位教師反其道而行之,認為“學生身上最長的那塊板”才是學生走向成功的基礎。
請把對這種“反木桶理論”的思考,寫成一篇800字左右的論述性文章,題目自擬。
相關推薦: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江蘇 | 山東 |
安徽 | 浙江 | 江西 | 福建 | 深圳 |
廣東 | 河北 | 湖南 | 廣西 | 河南 |
海南 | 湖北 | 四川 | 重慶 | 云南 |
貴州 | 西藏 | 新疆 | 陜西 | 山西 |
寧夏 | 甘肅 | 青海 | 遼寧 | 吉林 |
黑龍江 | 內蒙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