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頁:試題 |
第 4 頁:參考答案 |
四、簡答題
34.【答案要點】教育心理學對教育實踐具有描述、解釋、預測和控制的作用。在實際應用中表現在:
(1)幫助教師準確地了解問題;
(2)為實際教學提供科學和理論指導;
(3)幫助教師預測并干預學生;
(4)幫助教師結合實際教學進行研究。
35.【答案要點】前蘇聯的維果斯基認為,兒童有兩種發展水平:一是兒童的現有水平,二是即將達到的發展水平,這兩種水平之間的差異就是最近發展區。最近發展區是指兒童在有指導的情況下,借助成人幫助所能達到的解決問題的水平與獨自解決問題所能達到的,水平之間的差異,實際上是兩個鄰近發展階段間的過渡狀態。它的提出說明了兒童發展的可能性,其意義在于教育者不應只看到兒童今天已達到的水平,還應看到仍處于形成的狀 態,正在發展的過程。
36.【答案要點】(1)創設問題情境,實施啟發式教學;
(2)根據作業難度,恰當控制動機水平;
(3)充分利用反饋信息,妥善進行獎懲;
(4)正確指導結果歸因,促使學生繼續努力。
37.【答案要點】(1)根據遷移的性質不同,即遷移的影響效果不同,可將遷移分為正遷移與負遷移;
(2)根據遷移內容的不同抽象與概括水平,可將遷移分為水平遷移與垂直遷移;
(3)根據遷移內容的不同,可將遷移分為一般遷移與具體遷移;
(4)根據遷移過程中所需的內在心理機制的不同,可將遷移分為同化性遷移、順應遷移與重組性遷移。
五、論述題
38.【答案要點】當今建構主義學習理論的基本觀點如下:(1)知識觀:建構主義者一般強調,知識并不是對現實的準確表征,它只是~種解釋、一種假設,它并不是問題的最終答案。相反,它會隨著人類的進步而不斷地被“革命”掉,并隨之出現新的假設。
(2)學習觀:學習不是知識由教師向學生的傳遞,而是學生建構自己的知識的過程,學生不是被動的信息吸收者,而是信息意義的主動建構者,這種建構不可能由其他人代替。
(3)學生觀:建構主義者強調,學生并不是空著腦袋走進教室的。在日常生活中,在以往的學習中,他們已經形成了豐富的經驗,教學不能無視學生的這些經驗另起爐灶,從外部裝進新知識,而是要把學生現有的知識經驗作:勾新知識的生長點,引導學生從原有的知識經驗中“生長”出新的知識經驗。
六、案例分析題
39.【答案要點】小林的現狀是習得性無助感的典型表現。
(1)習得性無助感是指由于連續的失敗體驗而導致個體產生的對行為結果感到無法控制、無能為力的心理狀態。小林由于身心的不成熟,自我控制和約束的能力相對較弱,總是經歷失敗,那么對學習的興趣就會大大下降,對學習失去了信心,自然不可能有好的學習成績。
(2)習得性無助感的危害有:首先會嚴重影響人的情緒,使人變得抑郁、沮喪、無奈、絕望。其次,會嚴重削弱人的行為動機,使個體變得不思進取。再次,會使人的認知水平陽認知能力下降,產生極端行為。
(3)教師有效干預和糾正習得性無助感的措施有:①積極評價學習,培養學生自:空信念;②創設良好環境,營造和諧師生關系;③引導正確歸因,進行有效策略訓練。
相關推薦: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江蘇 | 山東 |
安徽 | 浙江 | 江西 | 福建 | 深圳 |
廣東 | 河北 | 湖南 | 廣西 | 河南 |
海南 | 湖北 | 四川 | 重慶 | 云南 |
貴州 | 西藏 | 新疆 | 陜西 | 山西 |
寧夏 | 甘肅 | 青海 | 遼寧 | 吉林 |
黑龍江 | 內蒙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