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頁:單選 |
第 2 頁:多選題 |
第 3 頁:非選擇題 |
第 4 頁:選擇題答案 |
第 5 頁:非選擇題答案 |
1.定型的教育組織形式包括了古代與近代的( )。
A.前學校
B.前社會教育機構
C.學校
D.社會教育機構
E.高等學校
2.“外鑠論”的主要代表人物有( )。
A.弗洛伊德
B.華生
C.孟子
D.荀子
E.洛克
3.聘任教師的形式有( )。
A.招聘
B.續聘
C.解聘
D.不聘
E.辭聘
4.個人本位教育目的論的產生與興起,從歷史背景看,主要與( )有關。
A.文藝復興與宗教改革
B.十八世紀的啟蒙運動及其思想
C.近代工業革命及資本主義的發展
D.近現代西方人本主義哲學思想
E.國家主義思潮
5.依據課程任務,可將課程分為( )。
A.基礎型課程
B.拓展型課程
C.技能型課程
D.知識型課程
E.研究型課程
6.教師是一種從事專門職業活動的專業人員,具備其資格的特定要求有( )。
A.要有較好的政治背景
B.要具備相應的專業知識
C.要達到規定的學歷
D.專門從事教育教學工作
E.要符合與其職業相稱的其他有關規定
7.班主任的領導方式有( )。
A.獨裁的
B.民主的
C.權威的
D.放任的
E.自由散漫的
8.對學生的研究通常包括( )。
A.研究學生身心發展的現狀
B.研究學生集體的傳統
C.研究學生個體的需要
D.研究學生的成長環境
E.研究學生的興趣和個性差異
9.任何一個班集體的形成都經歷了( )階段。
A.初識
B.組建
C.形成
D.發展
E.解體
10.人力資本投資包括( )形式。
A.學校教育
B.職業訓練
C.科技發展
D.衛生保健
E.信息搜尋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