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頁:填空題 |
第 2 頁:單項選擇題 |
第 3 頁:多項選擇題 |
第 4 頁:簡答題 |
第 5 頁:論述題 |
二、單項選擇題
1.隨意識記屬于()策略。
A.組織
B.復述
C.精細加工
D.計劃
【答案】B。
答案解析:隨意識記和有意識記是復述策略的重要方法。
2.教科書中的練習題多屬于()的問題。
A.創(chuàng)造性
B.認知性
C.有結構
D.無結構
【答案】C。
答案解析:已知條件和要達到的目標都很明確,個體按一定的思維方式即可獲得答案,這就是有結構的問題。
3. ()也叫做操作性知識,是個體難以清楚陳述、只能借助于某種作業(yè)形式間接推測其存在的知識。
A.具體知識
B.陳述性知識
C.理性知識
D.程序性知識
【答案】D。
答案解析:程序性知識也叫操作性知識,是個體難以清楚陳述、只能借助于某種作業(yè)形式間接推測其存在的知識。
4.在技能形成過程中,練習中期出現(xiàn)進步的暫時停頓現(xiàn)象,在心理學上稱為()。
A.抑制現(xiàn)象
B.挫折現(xiàn)象
C.高原現(xiàn)象
D.停滯現(xiàn)象
【答案】C。
答案解析:在技能形成過程中,練習中期出現(xiàn)進步的暫時停頓現(xiàn)象,在心理學上稱為高原現(xiàn)象。
5.在觀察精確性上有明顯提高的階段是小學()。
A.二年級
B.三年級
C.四年級
D.五年級
【答案】B。
答案解析:觀察精確性上有明確提高大約在9歲,一般為三年級。
6.學校教育依照特定教學目標組織教學的過程中,起關鍵作用的是()。
A.學生
B.教學內(nèi)容
C.教師
D.教學環(huán)境
【答案】C。
答案解析:在特定的教學目標組織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起關鍵作用。
7.在小學教育中,往往把學生分為高、中、低三個年級段,這遵循的兒童心理發(fā)展規(guī)律是()。
A.同一年齡階段的兒童心理年齡特征是相對穩(wěn)定的
B.發(fā)展是跳躍的
C.發(fā)展是平均進行的
D.發(fā)展是有個別差異的
【答案】A。
答案解析:小學教育中把學生分為高、中、低三個年級段。這種做法遵循的規(guī)律是同一年齡階段的兒童心理特征相對穩(wěn)定。
8.比奈一西蒙量表和斯坦福一比奈量表可以用來測量()。
A.意志
B.情緒
C.智力
D.行為
【答案】C。
答案解析:比奈一西蒙量表、斯坦福一比奈量表和韋克斯勒量表都是常用的智力量表。
9.布魯納的認知發(fā)展理論認為,學習的實質是()。
A.新舊知識的聯(lián)系
B.對新知識的理解
C.主動形成認知結構或表征
D.對新知識的應用
【答案】C。
答案解析:布魯納的認知發(fā)展理論認為,學習的實質是主動形成認知結構或表征。
10.皮亞杰的具體運算階段是在()。
A.0~2歲
B.2~7歲
C.7~11-歲
D.11歲以后
【答案】C。
答案解析:皮亞杰將從嬰JLN青春期的認知發(fā)展分為四個階段:感知運動階段(0~2歲)、前運算階段(2~7歲)、具體運算階段(7~11歲)和形式運算階段(11~15歲)。
11.瞬時記憶又稱作為()。
A.知覺記憶
B.短時記憶
C.感覺記憶
D.視覺記憶
【答案】C。
答案解析:客觀刺激停止作用后,感覺信息在一個極短的時間內(nèi)保存下來,這種記憶叫感覺記憶或瞬時記憶,它是記憶的開始階段。
12.一種學習中所習得一般原理、原則和態(tài)度對另一種具體內(nèi)容學習的影響,這種遷移是()。
A.正遷移
B.橫向遷移
C.特殊成分遷移
D.非特殊成分遷移
【答案】D。
答案解析:非特殊成分遷移即一般遷移,是將一種學習中習得的一般原理、方法、策略和態(tài)度等遷移到其他學習中去。
13.親社會價值取向的動機因素是()。
A.遷移
B.定勢
C.移情
D.策略
【答案】C。
答案解析:移情是親社會價值取向的動機因素。
14.阿虛的“三垂線”實驗,說明了()。
A.從眾現(xiàn)象
B.社會助長現(xiàn)象
C.社會阻抑現(xiàn)象
D.去個性化現(xiàn)象
【答案】A。
答案解析:從眾現(xiàn)象的經(jīng)典研究是阿虛的“三垂線”實驗。
15.以下哪種關于師生關系的特點的表述是不正確的?
A.師生關系是一種多重角色的人際關系
B.師生關系是一種有主導面的多重角色的人際關系
C.師生關系是一種雙向性的人際關系
D.師生關系是一種互動性的人際關系
【答案】A。
答案解析:師生關系所具有的特點:師生關系是一種有主導面的多重角色的人際關系;師生關系是一種雙向性的人際關系;師生關系是一種互動性的人際關系。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