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頁:單項選擇題 |
第 2 頁:辨析題 |
第 3 頁:簡答題 |
第 4 頁:論述題 |
點擊查看:2014教師資格《中學教育知識與能力》考題猜想匯總
教育基礎和基本原理
單項選擇題
1.教育為政治經濟制度服務,主要是通過( )表現出來的。
A.培養人
B.參與政治活動
C.傳播文化與科學知識
D.參與經濟活動
【答案】A
【考查要點】本題考查的是教育與政治經濟制度的關系
【答案解析】通過培養人才實現對政治經濟的影響,是教育作用于政治經濟的主要途徑。自古以來,任何一種政治經濟制度,要想得到維持、鞏固和發展,都需要不斷有新的接班人,而這些人才的培養,主要是通過學校教育來實現的。學校在培養人才時,一方面,使其形成一定的思想觀點,另一方面,向其傳授社會長期積累下來的經驗、知識及技能,以使其能對政治經濟制度產生直接作用。故正確答案為A。
2.心理起源說的代表人物是( )。
A.孟祿
B.沛西•能
C.達爾文
D.赫爾巴特
【答案】A
【考查要點】本題考查的是心理起源說。
【答案解析】心理起源說的基本觀點為:教育起源于兒童對成人無意識的模仿。代表人物為孟祿。他在《教育史教科書》中寫道:“原始社會的教育普遍采用的方法是簡單的無意識的模仿,兒童對年長成員的無意識模仿就是最初教育的發展。”故正確答案為A。
3.終身教育的提出者是( )。
A.朗格朗
B.康德
C.杜威
D.裴斯泰洛齊
【答案】A
【考查要點】本題考查的是終身教育。
【答案解析】隨著社會發展速度的加快、科學知識與技術的進步、人口的增長、閑暇時間的增多,人類的生存與生活空間發生了轉變,終身學習成為人的發展需求,階段性教育正逐漸走向終身教育。20世紀60年代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成人教育局局長、法國的保羅•朗格朗在“第三屆促進成人教育國際委員會”會議上提出了終身教育思想,并于l970年出版了《終身教育引論》,在國際上產生了廣泛的影響,并日益成為各國開展繼續教育的理念和依據。
4.“教育”一詞最早出現在( )。
A.《孟子•盡心上》
B.《論語》
C.《說文解字》
D.《學記》
【答案】A
【考查要點】本題考查的是“教育”一詞的最早起源。
【答案解析】“教育”一詞,在中國最早見于《孟子•盡心上》:“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樂也。”故正確答案為A。
5.決定教育目的的因素是( )。
A.生產力
B.政治經濟制度
C.上層建筑
D.科學技術
【答案】B
【考查要點】本題考查的是影響教育目的的因素。
【答案解析】教育的根本任務是培養人。至于培養什么樣的人,特別是培養出來的人應當具有什么樣的政治方向和思想意識傾向,則是由一定的社會政治經濟制度決定的,并體現一定社會的政治經濟要求。社會的政治經濟制度不同,教育目的也就不同。政治經濟制度,特別是政治制度,是決定教育目的的直接因素。故正確答案為B。
6.宋代朱熹在《論語》的注解中指出:“孔子教人,各因其材。”這是“因材施教”一詞的來源。“因材施教”體現了人的身心發展的( )。
A.順序性
B.互補性
C.差異性
D.階段性
【答案】C
【考查要點】本題考查的是人的身心發展的差異性規律。
【答案解析】因材施教就是指針對不同的學生施加不同的教育,它反映的是個體身心發展的差異性。
7.確定社會主義教育目的的理論基礎是( )。
A.凱洛夫的《教育學》
B.巴班斯基的教學過程最優化思想
C.赫爾巴特的《普通教育學》
D.馬克思主義關于人的全面發展學說
【答案】D
【考查要點】本題考查的是馬克思主義關于人的全面發展學說。
【答案解析】馬克思主義關于人的全面發展學說是建立在歷史唯物主義和剩余價值學說的理論基礎上的,它把人的全面發展既看成是現代化大生產的客觀要求,又是對共產主義新人的理想藍圖的描繪。馬克思主義關于人的全面發展學說為社會主義教育目的的制定提供了重要的方法論指導和理論上的依據。故正確答案為D。
8.關于影響個體身心發展的因素觀,“白板說”的觀點屬于( ) 。
A.內發論
B.外鑠論
C.多因素相互作用論
D.能動論
【答案】B
【考查要點】本題考查的是外鑠論。
【答案解析】人的發展主要依靠外在力量,如環境刺激、他人影響和學校教育等,這是外鑠論的基本觀點。英國哲學家洛克的“白板說”是此理論典型的代表。
9.我國于( )年頒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開始推行九年制義務教育。
A.1984
B.1986
C.1988
D. 1990
【答案】B
【考查要點】本題考查的是我國《義務教育法》的頒布時間。
【答案解析】我國于1986年頒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從法律上保證了受教育者的權利。
10.雙軌制在( )表現得非常典型。
A.美國
B.英國
C.蘇聯
D.中國
【答案】B
【考查要點】本題考查的是各國學制。
【答案解析】英國實行雙軌制,美國實行單軌學制,蘇聯與中國為分支型學制。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