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頁:試題 |
第 3 頁:參考答案及解析 |
點擊查看:2014教師資格《小學教育知識與能力》臨考預測匯總
一、單項選擇題
1.藝術教育的課程設計要根據學生的發展特點和個性差異,在目標的制定、內容的選擇、教學方法的運用、學習活動的設計以及評價方法的選擇等方面,體現( ),以促進學生的個性發展,真正使課程適應每個學生的發展。
A.多樣性和選擇性
B.靈活性和多樣性
C.針對性和選擇性
D.層次性和選擇性
2.在教學設計的學習者分析過程中,最需要分析的因素是( )。
A.學習者的性別
B.學習者的家庭背景
C.學習者的認知特點
D.學習者的體重
3.( )是綜合實踐活動的重要特征之一。
A.知識性
B.活動性
C.綜合性
D.整體性
4.在德育過程中,人們為了達到某種目的而產生的自覺能動性,一般稱為( )。
A.道德情感
B.道德意志
C.道德觀念
D.道德行為
5.在小學四年級課程《骨骼和關節》中,教師準備了以下的教學活動:①拼圖游戲,把骨骼貼在人體的相應部位上;②組織學生觀察人體骨骼的多媒體圖片,認識人體主要骨骼的名稱和位置;③出示連線圖,圖中的物品與人體骨骼中的哪一部分相似;④介紹部分骨骼的作用;如果你是這位教師,請選擇你安排的教學組織順序為( )。
A.①一③②一④
B.②①④③
C.①②④③
D.④一③一②一①
6.學生在班級中的活動主要是通過交往來展開的,活動的過程就是( )的過程。
A.交往
B.學習
C.德育
D.認識
7.個案追蹤法就是在一個較長時間內連續跟蹤研究單個的人或事,收集各種資料,揭示其( )的情況和趨勢的研究方法。
A.連續
B.發展變化
C.現實
D.具體
8.注意的穩定性是注意品質的( )方面的特性。
A.廣度
B.強度
C.時間
D.空間
9.小學英語教學的重點應是( )。
A.培養學生自學英語的能力
B.組織有趣的課堂教學活動
C.幫助學生提高英語口語能力
D.培養學生運用英語的能力和興趣
10.在網絡資源的開發和利用中,對與小學班級管理目標和教育價值非對立的內容,一般采取( )的策略。
A.寬松
B.推薦
C.禁止
D.優待
11.瑞士心理學家皮亞杰認為小學兒童處于認知發展的( )階段。
A.前運算
B.形式運算
C.具體運算
D.感知運動
12.在我國教育史上,最早把小學教育規定為義務教育的是( )年。
A.1904
B.1922
C.1949
D.1986
13.人們常說的“聰明早慧”或“大器晚成”是指個體身心發展的( )。
A.互補性
B.個別差異性
C.不平衡性
D.階段性
14.人感染甲型HlNl流感病毒后,傳染期為( )。
A.發病前1天至發病后5天
B.發病前1天至發病后7天
C.發病前2天至發病后l0天
D.發病前3天至發病后7天
15.以兒童的興趣或需要為基礎,鼓勵學生動手“做”,手腦并用,脫離書本而親身體驗生活的現實,以獲得直接經驗。這反映的是( )。
A.學科課程
B.分科課程
C.綜合課程
D.活動課程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