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 頁:辨析題 |
第 4 頁:簡單題 |
第 5 頁:材料分析題 |
第 6 頁:參考答案及解析 |
二、辨析題
1.【答案】錯誤。政治制度決定著社會成員的受教育權利;在一個國家什么樣的人接受什么樣的教育,基本上是由政治決定的,政治制度決定了教育的性質。
2.【答案】錯誤。因為教育現代化不但包括學校設施的現代化,還包括教育觀念、教育目標、教育內容、教育方法手段、教師隊伍、教育制度等方面的現代化。認為教育現代化就是指學校教育設施現代化的觀點是片面的。
3.【答案】正確。操作技能的形成分為操作定向、操作模仿、操作整合與操作熟練四個階段。定向是第一個階段,模仿以及后續的階段必須在定向的基礎上進行,否則會具有盲目性,制約著操作技能的學習效率。
4.【答案】錯誤。課堂情境結構對課堂紀律的影響主要表現在教師對班級規模的控制、課堂常規的建立以及學生座位的分配方面,而并非是表現在教師對學生的控制上。
5.【答案】錯誤。題干所述為美感。理智感是人對認識活動的成就進行評價時,產生的態度體驗;美感是人對客觀事物和對象的美的特征的體驗,即具有一定審美觀點的人對事物的美的評價而產生一種肯定、滿意、喜悅、愛慕等情感。
三、簡答題
1.【答案要點】
班集體形成的條件有:
(1)確定班級發展目標;(2)建立班集體的核心隊伍; (3)建立班集體的規則和秩序;(4)組織多種多樣的活動;(5)培養集體輿論和班風。
2.【答案要點】
思維品質,實質是人的思維的個性特征。思維品質反映了不同個體智力或思維水平的差異,主要包括深刻性、靈活性、獨創性、批判性和敏捷性五個方面。
3.【答案要點】
影響學習動機形成的因素主要有內部因素和外部因素。
(1)內部因素。內部因素主要包括:學生的自身需要與目標結構;成熟與年齡特點;學生的性格特征和個別差異;學生的志向水平和價值觀;學生的焦慮程度。
(2)外部因素。外部因素通過內部因素起作用。具體而言,外部因素主要包括:家庭環境與社會輿論;教師的榜樣作用。
4.【答案要點】
(1)確立合理的心智技能原型。心智技能一般存在于有著豐富經驗的專家頭腦之中,由此模擬確立模型的過程實際上是把專家頭腦中觀念的、內潛的、簡縮的經驗“外化” 為物質的、外顯的、展開的活動模式的過程。
(2)有效進行分階段練習。由于心智技能是按一定的階段逐步形成的,因此在培訓方面必須分階段進行練習才能獲得良好的教學成效。為提高分階段練習的成效,必須充分依據心智技能的形成規律,采取有效措施。一是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二是注意原型的完備性、獨立性和概括性。三是適應培養的階段特征,正確使用語言。四是在培養過程中要注意學生的個別差異。
5.【答案要點】
(1)學生方面的因素,主要包括適應不良、厭煩情緒、挫折與緊張、困擾情緒的宣泄、尋求注意與地位、過度活動以及性別差異等。
(2)教師方面的因素,主要包括教師的教學技能、教師的管理方式、教師的威信等。
(3)環境方面的因素,主要包括大眾傳播媒介、家庭環境、課堂座位的編排方式、課堂的物理環境等。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