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頁:單項選擇題 |
第 4 頁:材料分析題 |
第 5 頁:寫作題 |
第 6 頁:答案及解析 |
二、材料分析題
30.【答案提示】我同意A老師的做法。其中A老師的教學思路正是現代教學觀下所倡導的新課程、新課改的相關理念的實踐,而B老師則是傳統教學模式的代表。新課程改革的價值取向之一就是“變課程的預定性和封閉性為課程的生成性和開放性”。A老師突破預定計劃而“創造性地教學”,凸現了課程的多元創新的價值取向,尊重學生的興趣、情感,培養和愛護學生的求知欲;依據學生的興趣、愛好和個性化選擇來拓深、拓寬課程的內涵和外延;捕捉了這一偶發事件,把它轉變成培養學生觀察能力的活教材,引導學生看、聽、說、寫;指導他們學會了正確、全面、有條理地觀察事物,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教學效果。而B老師的教學是一種“插秧式”的教學,這種教學其實就是試圖維護嚴格的甚至苛刻的課堂秩序,即極端的課堂紀律,通過這種方式來確立所謂的老師權威。B老師“以知識、學科為本位”,把學生當做“學科人”,而不是真正的“生命、成長中的完整的人”。他力圖完成教學內容和任務,剝奪了學生作為學習主體的地位和權利,忽略了學生的興趣、需求、情感,不重視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是一種傳統的教學活動。
31.【答案提示】第一,古老師踐行了“愛崗敬業”的職業道德。古老師注重責任意識,面對學生出現的種種問題,能夠盡職盡責地處理,不怕臟、不嫌煩,積極與家長溝通,與學生一起游戲,教育實踐中履行著自己作為一名教師應盡的職責。
第二,古老師踐行了“關愛學生”的職業道德。古老師將全身心的愛投入到工作中,以師愛作為工作的核心動力,和學生一起游戲,挖掘學生的“閃光點”,耐心幫助學生改正不良習慣等,都是出于對學生的關愛,用自身的實際行動詮釋了師德的靈魂——“關愛學生”。
第三,古老師踐行了“教書育人”的職業道德。古老師遵循教育規律,循循善誘,誨人不倦,因材施教。通過細致的觀察,“發現小明的手工玩具做得很棒”,通過耐心的教導,改正“一個學生喜歡偷拿別人的東西”習慣,培養學生的良好品行,進而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第四,古老師踐行了“為人師表”的職業道德。古老師堅守高尚情操,以身作則,在教育教學過程中率先垂范,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和學識魅力教育影響學生。
第五,古老師踐行了“終身學習”的職業道德。古老師堅持樹立終身學習理念,拓寬知識視野,更新知識結構,“每周寫一篇教學心得體會”“參加網上教師職業培養活動”,潛心鉆研業務,勇于探索創新,不斷提高專業素養和教育教學水平。
32.(1)第一段主要寫了老屋之老以及老屋奠基儀式的隆重。
(2)老屋是先人們的生活乃至生命的凝聚,是古老家族生命的延續。(以符合文意為主要依據,可以有不同的表述)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