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頁:單項選擇題 |
第 4 頁:材料分析題 |
第 5 頁:寫作題 |
第 6 頁:答案及解析 |
三、寫作題
33.【參考例文】
天道酬勤
“天道酬勤”出自《論語》,“天道”即“天意”,“酬”即酬謝、厚報,“勤”即勤奮、敬業。天道酬勤的意思為“天意厚報那些勤勞、勤奮的人”。人們自古便視“勤”為人之美德,因而便有“勤儉可持家”“勤能補拙”“一日之計在于晨,一年之計在于春,一生之計在于勤”的感嘆。作為傳承人類文明的教師應是勤的典范。
首先,教師應勤于學習。現在,教師不僅僅是“傳道、授業、解惑”之人,還是學生學習的引領者、課程的開發者等等。“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對教師提出了新的挑戰,在網絡時代,教師與學生接觸的知識面同樣龐大,如果教師一時疏忽,便會跟不上時代,不能“與生俱進”。教師應該持續不斷地學習,不斷求新知,才能適應教學工作的需要。
其次,教師應勤奮工作。《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范》(2008年修訂)指出教師應“勤懇敬業,甘為人梯,樂于奉獻。對工作高度負責,認真備課上課,認真批改作業,認真輔導學生,不得敷衍塞責”。勤奮工作的老師才是有責任感的老師,老師責任感強,學生才能得到全面發展。責任心就是工作態度和責任,就是對自己、對同事、對學生、家長和學校負責。
最后,教師應善于學習、工作。在廣博但繁雜的知識面前,一個不善于學習的教師是很難做到“學為人師”的。教師應運用科學的方法論來更新自身知識結構,提高計算機與網絡應用水平,實踐與探索新課程的教學模式。同時,教師應善于工作,能夠在工作中找到樂趣,從而“心甘情愿”地勤奮工作,為我國教育事業貢獻一份力量。
天道酬勤,有耕耘就會有收獲。師道在勤,我們只要不懈努力,最大限度地完善充實自己,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學能力,勤于工作,樂于奉獻,就可以成為適應新時代要求的教師!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