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頁:試題 |
第 4 頁:參考答案 |
一、單項選擇題
1.A(P9)
2.B(P26)
3.A(P44)
4.C(P87)
5.A(P112)
6.C(P140)
7.D(P181~182)
8.A(P210)
9.B(P229~230)
10.A(P264)
11.A(P306)
12.B(P344~245)
13.C(P398)
14.B(P434)
15.C(P478)
1.[解析] B、C、D三項的作者分別是布魯納、加涅、奧蘇貝爾。
2.[解析]散聚的班集體的特點是:班主任主要依 靠少數幾個干部維持班上工作,多數學生對班集 體的支持僅屬一般,集體對學生缺乏吸引力,尚 未形成良好班風,因而班集體的功能不能有效發 揮,班集體主要靠班主任的作用維持。
5.[解析]柯爾柏格指出道德發展為個人與社會 交互作用的結果。由于柯爾柏格側重道德觀念 或道德判斷的發展而非道德行為表現的變換,因 此他認為道德發展依賴個人認知能力的發展。
6.[解析]對同類條件刺激不經強化麗能引起條 件反射的現象,被稱為刺激類化。一般來說,同類 刺激與原來的無條件刺激相似程度越大,即兩者 越相似,其類化或代替的可能性也越大。
8.[解析]根據遷移的性質可把遷移分為正遷移 和負遷移。一種學習對另一種學習產生積極的 影響叫正遷移,一種學習對另一種學習產生消極 的影響叫負遷移。
10.[解析]知識或觀念的不同心理形式表現了知 識反映事物深度和廣度的差異。一般人們把反 映事物的外部屬性與外部聯系的知識稱為感性 知識。而把反映事物的內在本質與內部聯系的 知識稱為理性知識。
11.[解析]人們對事物的愛憎、趨避的心理及行為 傾向是態度。態度決定人的行為方式.人的態 度是一個體系,它包括人對事物的信念、情感和 行為傾向。
13.[解析]根據世界保健機構、WH0及AAMD對 智能不足兒童的分類,智商<25的是深度智能不 足兒童,智商在25~39之間的是重度智能不足兒 童,智商在40~54之間的是中度智能不足兒童, 智商在55~69之問的是輕度智能不足兒童。
14.[解析]教學設計工作中,學習者是中心。這條 原則的確立是以教育心理學的研究作為基礎的。 15.[解析]布魯姆把學習評定分為三類:配置性評 定、形成性評定、總結性評定。其中,配置性評定 一般是在各學年、各學期開始時或開始前施行, 形成性評定一般是在教和學的過程中進行的,總 結性評定一般在學期末進行。
相關推薦:
各地2015年教師資格考試時間匯總※2015年教師資格考試科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