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頁:習題 |
第 3 頁:答案及解析 |
答案及解析
1.A[名師解析]暈輪效應足指在對人的某些品質、特征形成了清晰、鮮明的印象后,掩蓋了其余品質、特征的知覺。這是以偏概全的理解,即當一個人對另一個人的主要品質、特征形成良好或不良印象后.就會影響他對這個人的其余一切不良或好的看法!耙豢≌诎俪蟆薄耙粔陌賶摹奔词沁@種效應的體現。
2.D[名師解析]內化指在思想觀點上與他人的思想觀點一致.將自己所認同的思想和自己原有的觀點、信念融為一體.構成一個完整的價值體系。在內化階段,個體的行為具有高度的自覺性和主動性,并具有堅定性。題干所述正是體現了內化階段。
3.D[名師解析]格塞爾的“同卵雙生子爬樓梯”實驗充分說明了遺傳素質的成熟程度是教育的重要條件。
4.D[名師解析]學校心理輔導的一般目標可歸納為兩個方面:學會調適和尋求發展。學會調適是基本目標.以此為主要目標的心理輔導可稱為調適性輔導;尋求發展是高級目標,以此為主要目標的心理輔導可稱為發展性輔導。
5.B[名師解析]形式訓練說是最早的關于遷移的理論。該理論把遷移看作是通過對組成“心智”的各種官能分別進行訓練來實現的,遷移的發生是自動的,學習要經歷一個“痛苦”的過程。該理論比較重視能力的培養和學習的遷移,強調對有效的記憶方法,工作和學習的習慣以及一般的有效工作技術加以特殊訓練。認為學習的內容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所學材料對官能訓練的價值。故本題選B。
6.D[名師解析]理論聯系實際原則,是指教學必須堅持理論與實際的結合與統一,用理論分析實際,用實際驗證理論,使學生從理論和實際的結合中理解和掌握知識,培養學生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理論聯系實際原則所反映和所要解決的矛盾,主要是保證所學知識與其來源一社會實踐不脫節.學生掌握的知識能夠運用或回到實踐中去。“小博士”工程所體現的正是理論聯系實際原則。
7.D[名師解析]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任務是:(1)面對全體學生。開展預防性和發展性的心理健康教育;(2)向少數有心理困擾和心理障礙的學生,開展補救性和矯治性的心理咨詢和輔導;(3)面對教師和家長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從而促進學生的心理健康發展。故本題選D。
8.D[名師解析]德育在青少年的全面發展教育中,起著定向的作用。它所包括的政治態度、道德品質、世界觀及思想等方面的教育,是解決為誰服務問題的。它保證人的各方面發展沿著一定的政治方向前進。因此本題的正確答粢為D。
9.B[名師解析]道爾頓制是美國教育家帕克赫斯特于1 920年在馬薩諸塞卅1道爾頓中學創建的一種新的教學組織形式.其特點有:教師上課不再向學生系統講授教材.而只為學生分別指定自學參考書、布置作業.由學生自學和獨立完成作業,有疑難時才請教師輔導,學生完成一定階段的學習任務后向教師匯報學習情況和接受考查。因此.本題選B。
10.C[名師解析]《學記》中的“道而弗牽,強而弗抑,開而弗達”的意思是:要開導學生.但不要牽著學生走;要對學生提出比較高的要求.但不要使學生灰心:要指出問題的途徑,但不提供現成的答案。這體現了啟發性原則。
11.A[名師解析]近景的直接性動機是對學習內容的直接興趣和愛好以及對學習活動的直接結果的追求。例如,學生的學習動機常常由教師生動形象的講解、新穎豐富的教學內容、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以及受到某種獎勵等因素激發。故本題應選A。
12.C[名師解析]學生的道德品質包括道德認識、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為。道德認識亦稱道德觀念,是對道德規范及其執行意義的認識。它主要是指一個人面對矛盾沖突的情境能自覺地意識到是非善惡,進而能就行動做出縝密的抉擇。道德情感就是伴隨著道德觀念而出現的一種內心體驗,是直覺的、想象的、倫理的道德情感。道德意志是一個人自覺地調節行為,克服困難,以實現一定道德目的的心理過程,通常表現為一個人的信心、決心和恒心。道德行為是個體在一定的道德認識指引和道德情感激勵下所表現出來的對他人或社會具有道德意義的行為。它是道德觀念和道德情感的外在表現,是衡量品德的重要標志。學生道德認識、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為高度發展就構成了道德品質。所以本題的正確答案為C。
13.B[名師解析]這句話出自《中庸》。它的意思是:上天所給予人的氣質叫作性,依照本性去做事叫作道,按照“道”的原則修養叫作“教”。
14.D[名師解析]20世紀60年代,美國心理學家沙赫特提出情緒受環境、生理喚醒和認知過程三種因素制約,并和心理學家辛格通過實驗加以驗證。
15.B[名師解析]蘇聯著名教育家馬卡連柯曾說:“要盡量多地要求一個人,也要盡可能地尊重一個人!
16.C[名師解析]學校的出現意味著人類正規教育制度的誕生,是人類教育文明發展的一個質的飛躍。學校的出現需要具備一定的社會條件,如人類文化的發展,社會物質資料生產的水平提高使腦力勞動從體力勞動中分化出來等。學校的產生標志著教育從生產勞動中第一次分離出來。
17.C[名師解析]為了維持正常的教學秩序,協調學生的行為,以求課堂目標的最終實現,必然要求學生共同遵守課堂行為規范,從而形成課堂紀律,因此,課堂紀律是對學生課堂行為所施加的準則與控制。
18.C[名師解析]啟發性原則是指在教學中教師要承認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注意調動他們的學習主動性,引導他們獨立思考,積極探索,生動活潑地學習,自覺地掌握科學知識,提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鬃拥摹安粦嵅粏ⅲ汇话l”、《學記》的“道而弗牽.強而弗抑.開而弗達”以及蘇格拉底的“助產術”都體現了這一原則。
19.B[名師解析]題-f描述的正是談話法中復習談話的定義。故選B項。
20.C[名師解析]根據皮亞杰的認知發展階段論.能做到這種程度的兒童的認知已發展到具體運算階段。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