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頁:單項選擇題 |
第 2 頁:多項選擇題 |
第 3 頁:判斷題;簡答題;案例分析題;論述題 |
第 4 頁:參考答案 |
三、判斷題(本大題共24小題.每小題1分,共24分)判斷下列命題正誤,請將正確的在題后的括號內打“√”號,錯誤的打“×”號。
1.“一個壞的教師奉送真理,一個好的教師則教人發現真理”,這句話體現了教學的因材施教原則。( )
2.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是素質教育的核心,是知識經濟時代教育的主題。( )
3.德育在人的全面發展中起著導向和動力作用,而遺傳才是個體發展的物質基礎。( )
4.中學用的最多的課的類型是單一課,它適用于比較容易的課程。( )
5.有目的、有計劃、比較持久的直覺是觀察,它是直覺的高級形式。( )
6.一種比較微弱、持久、具有渲染性的情緒狀態是心境。( )
7.對同一問題所想到的可能答案越多,即表示他的流暢性越高。( )
8.全國人大主管全國的教師工作。( )
9.參加教師資格考試有作弊行為的,其考試成績作廢,蘭年內不得再次參加教師資格考試。( )
10.教師為履行職責所必需的基本權利為科學研究與學術活動權。( )
11.廉潔從教是教師職業道德素養水平的標志。( )
12.推動教師熱愛本職工作的力量源泉是熱愛事業。( )
13.教師堅持正確職業行為方向的保證是依法執教。( )
14.備課的實質是教師把教學內容背熟以便順利地進行課堂教學。( )
15.電子教案是課件的一部分。( )
1 6.教學案例是包含問題與疑難情境在內的真實發生的典型性教學實踐。( )
17.在班級管理中,學生不僅是被管理的對象,也是管理的主體。( )
18.團員的年齡段應為14—28周歲。( )
19.網絡環境下的虛擬群體是指在網絡環境中形成的一種正式群體。( )
20.在我國,學校教學的基本組織形式是道爾頓制。( )
21.介于起點和終點之間的教學目標稱為表現性目標。( )
22.暗示教學法的核心就是教師間接地告訴學生怎么做。( )
23.傳授新知識的問答法是以學生的知識準備和心理準備為前提條件的。( )
24.實踐性較強的教材內容、難度較大的內容以及初步概念的引入課,不適用嘗試教學法。( )
四、簡答題(本大題共6小題,每小題6分,共36分)
1.簡述教學應完成的一般任務。
2.簡述在課程評價中,評價者通常要經歷的幾個步驟。
3.簡述思維過程中影響問題解決的因素。
4.簡要說明學習策略訓練的方法。
5.同輩群體對青少年的發展有哪些影響作用?
6.教學反饋的基本要求有哪些?
五、案例分析題(本大題共2小題,每小題10分,共20分)
1.豐子愷回憶說,他在求學時,一次李叔同先生上課時發現有一個學生老看閑書,另一個學生則隨地吐痰,李先生早已發覺,卻未當場批評,而是下課時輕聲說:“××和××等一下再走,”在其他學生離開教室后,李先生緩緩地說:“下次你們不要看閑書,也不要隨地吐痰”,說完,他微鞠一躬。此后,全班同學都為李先生的雍容和“愛人以德”的風范所折服,也改掉了上課時的一些不良習慣。你從上述材料中領悟到哪些師德規范?
2.材料1:小杰在課間休息時與同學打鬧,被撞在水泥欄桿上,造成粉碎性骨折。
材料2:某中學舉行大型集會后,學生經過狹窄樓道時突然哄擠,發生踩踏事故.造成多名學生傷殘。
針對上述材料,請你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對學校如何加強校園安全提出相關建議。
六、論述題(本大題共2小題,每小題15分.共30分)
1.論述體諒模式對我國學校德育改革的啟示。
2.試述如何在教學中培養學生問題解決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