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頁:單項選擇題 |
第 2 頁:多項選擇題 |
第 3 頁:判斷題;簡答題;案例分析題;論述題 |
第 4 頁:參考答案 |
三、判斷題(本題共24小題,每小題1分,共24分)判斷下列命題正誤,請將正確的在題后的括號內打“√”號,錯誤的打“×”號。
1.教育是人類的社會現象,與人類社會共始終。( )
2.在現代社會中,學歷教育與非學歷教育的界限越來越清晰。( )
3.教育可以促進民主。( )
4.教學是教育工作的主要部分,也是教育的基本途徑。( )
5.操作技能和心智技能都是一般的習慣動作。( )
6.高中階段學生的品德發展處于不成熟時期,所以不能自覺運用一定的道德觀點、原則、信念來調節自己的行為。( )
7.教學中使學生產生最大程度的遷移,是有效教學的主要目標之一。( )
8.熱愛學生是教師的天職。( )
9.嚴謹治學是教師自我完善的重要途徑。( )
10.環境道德是調節人與人之間關于生態環境利益關系的規范。( )
11.高中階段的學生一般都在11至18歲,屬于無民事行為能力人。( )
12.教育法規和教育政策所要解決的問題性質相同。( )
13.教育法規的內容是同生產力的發展、科學技術的進步相適應的。( )
14.微格教學也稱微型教學,是一個有控制的教學實習系統。‘( )
15.教師的教態語言主要包括身姿變化、面部表情和外表修飾。( )
16.教師的專業情操是教師個體對自我從事教學工作的感受、接納和肯定的心理傾向。( )
17.在學生管理工作中,人的因素是最為重要的因素。( )
18.共青團是青年的群眾組織,是中國共產黨的助手和后備軍。( )
19.共青團的組織原則是民主集中制。( )
20.教學方法始終應包括教師教的方法和學生學的方法,是二者的有機統一。( )
21.教學目標是對教師的教學行為的描述。( )
22.一般來說,各種教學方法既有啟發性質,又有注入性質。( )
23.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現代教學媒體將會逐漸取代傳統教學媒體。( )
24.教學研究主要是探究教學規律的一種認識活動。( )
四、簡答題(本題共6小題,每小題6分,共36分)
1.我國普通中學在美育方面的要求是什么?
2.在教學工作中如何貫徹循序漸進原則?
3.學習策略訓練的原則有哪些?
4.學校實施心理健康教育的意義是什么?
5.鉆研教材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6.對學生進行管理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五、案例分析題(本題共2小題,每小題10分,共20分)
1.家長會后,學生家長甲、乙交流教育孩子的體會。家長甲:“還是袁老師剛才說得對,他寫不完作業,就不讓他睡覺!這一招可真靈,現在他一放下書包一準寫作業,看來孩子不愛學習,咱們這些做家長的是該想想辦法。”家長乙:“對,還是袁老師有見識,他說現在孩子不好好學習,將來就沒有前途,對孩子必須用強制手段。家長在管孩子上一定要硬氣一點,不要心軟。所以,我在家準備了教鞭,立了家規,不聽話就請他挨鞭……”
試運用所學的職業道德知識對袁老師的做法進行分析。
2.某高中青年教師薛某,因不滿學校住房分配政策,對在該校工作失去了信心,于是向學校提出了請調報告,要求立即調走。當時學校正值學期中間,工作非常緊張,并且薛某擔任的課程還未結束,其與學校簽訂的聘任合同也還未到期。因此,經研究,學校決定暫不考慮薛某的調動問題,并派人做他的思想工作,勸其認真考慮。最好還是能繼續在校任教,薛某卻認為學校這樣做是有意攔阻不放其走,因而拒不上課,致使其所擔任的教程被迫叫停,學校領導多次找薛某做工作,但他仍不去上課。
試運用所學的教育法規知識進行分析:薛某的做法對嗎?為什么?
六、論述題(本題共2小題,每小題15分,共30分)
1.論述教育對政治經濟制度的影響。
2.結合實際說明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如何培養學生創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