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頁:第一節 預算管理的主要內容 |
第 2 頁:第二節 預算的編制方法與程序 |
第 3 頁:第三節 預算編制 |
第 4 頁:第四節 預算的執行與考核 |
第三章 預算管理
第一節 預算管理的主要內容
一、預算的特征與作用
預算是企業在預測、決策的基礎上,以數量和金額的形式反映企業未來一定時期內經營、投資、財務等活動的具體計劃,是為實現企業目標而對各種資源和企業活動做的詳細安排。預算特征:①與企業的戰略或目標保持一致;②數量化和可執行性(最主要的特征)。編制預算的目的是促成企業以最經濟有效的方式實現預定目標
作用:①奮斗的目標,預算通過引導和控制經濟活動,使企業經營達到預期目標②協調的工具,預算可以實現企業內部各個部門之間的協調③考核的標準,預算可以作為業績考核的標準
二、預算的分類
根據預算內容不同分為:輔助預算(業務預算、專門決策預算)和財務預算,輔助預算也叫分預算,財務預算也叫總預算。
業務預算也稱經營預算,包括銷售預算、生產預算、直接材料預算、直接人工預算、制造費用預算、產品成本預算、銷售和管理費用預算等。
專門決策預算直接反映相關決策的結果,是實際中選方案的進一步規劃。如資本支出預算。
財務預算指企業在計劃期內反映有關預計現金收支、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的預算,是全面預算的最后環節,包括現金預算、財務報表預算(利潤表預算和資產負債表預算)。
從預算指標覆蓋的時間長短劃分為:短期預算、長期預算。短期預算通常是指預算期在一年以內(含一年)的預算,在一年以上的稱為長期預算
三、預算工作的組織
①董事會、經理辦公會或類似機構,決策層,對企業預算管理負總責。根據情況可設立預算委員會或指定財務管理部門負責預算管理事宜,并對企業法定代表人負責。
②預算委員會或財務管理部門,管理層,擬訂預算的目標、政策,制定預算管理的具體措施和辦法,審議、平衡預算方案,組織下達預算,協調解決預算編制和執行中的問題,組織審計、考核預算的執行情況,督促企業完成預算目標。
③財務管理部門,考核層,具體負責企業預算的跟蹤管理,監督預算的執行情況,分析預算與實際執行的差異及原因,提出改進管理的意見與建議。
④企業內部職能部門,執行層,具體負責本部門業務涉及的預算編制、執行、分析等工作,并配合預算委員會或財務管理部門做好企業總預算的綜合平衡、協調、分析、控制與考核等工作。其主要負責人參與企業預算委員會的工作,并對本部門預算執行結果承擔責任。
⑤企業所屬基層單位,執行層,負責本單位現金流量、經營成果和各項成本費用預算的編制、控制、分析工作,接受企業的檢查、考核。其主要負責人對本單位財務預算的執行結果承擔責任。
四、預算編制程序一般應按照“上下結合、分級編制、逐級匯總”的程序進行。
財務部門的職責:①審查、匯總各單位預算方案,提出綜合平衡的建議;②在預算執行單位修正調整的基礎上,編制出企業預算方案,報財務預算委員會討論;③企業財務管理部門正式編制企業年度預算草案;④將董事會或經理辦公會審議批準的年度總預算,一般在次年3月以前,分解成一系列的指標體系。
預算審計可以采用全面審計或者抽樣審計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