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經濟法基礎》試題的題型和題量與2009年相比發生了較大的變化,其中單項選擇題為24道、多項選擇題為20道、判斷題為10道、不定項選擇題3個案例共計13道。從分數分布比例來看,經濟法部分(第1、2、7章)與稅法部分(第3、4、5章)各占50%,與去年相比,2010年考試中提高了經濟法部分的考核內容。
筆者通過各種題型來分析2010年試題的難易程度和考核要求。
單項選擇題單選題的整體難度不是很大,大部分題目都是考查考生對基礎知識的掌握。此外,還要注意在平時學習中要對新增加的內容進行較為深入地理解和掌握,并進行重點記憶。這一點在2011年的復習備考中也要重點關注。
從整套試卷單選題的命題思路和趨勢來看,準備參加2011年考試的考生在學習中一定要做到全面復習。做到這一點需要投入大量的時間和精力來看教材,教材內容是考試的根本和基礎,不需研究得太深入,但是面一定要廣、要全。比如單選第12題主要考察考生對個人所得稅的基礎規定及相關計算的掌握。題目不難,但如果在學習中沒有注意到對外籍個人的稅收優惠,那么這道題是很難選對的。
多項選擇題多項選擇題整體難度不是很大,但個別題目有難度。例如第27題、43題,這些個別的難題就屬于我們丟分的題目,不要考慮每一道題都能得分。其他的題目與2009年相比并沒有太大難度,只是在考核上更多地注重了與實際的結合。例如對稅法內容中各稅種的征收管理考核比較多,遇到這種題目需要考生對題目所涉及知識點有一個總體性把握。
另外,多選題中個別題目感覺稍微“偏”了一些,如第39題,考的是土地增值稅的清算問題,其實這也是教材上規定的內容,是一個需要記憶的知識點,但如果沒有全面的理解和記憶,很難選擇正確。
因此,今后在復習《經濟法基礎》時一定要注意,不能單純的記重點。因為在多項選擇題的選項中,總會有個別內容不是大家所復習的“重點”,它如果與重點內容聯系在一起進行考查的話,是很難選擇正確的。
判斷題判斷題基本都是教材原話或進行簡單地改編而成,考查的就是平時看書的細致程度。由于有倒扣分的規則,因此有的考生做起來會膽戰心驚。做判斷題,要對自己有信心,對于較為復雜的題目可以靜下心來分析,要學會從“戰略上藐視敵人、戰術上重視敵人”的思想。另外,在做題技巧上要運用恰當,在考場上,往往第一感覺是很準確的。比如對某個題目實在沒有把握,第一感覺也沒能判斷出正誤,那么不如放棄作答,不要做錯后反而被倒扣分。
不定項選擇題不定項選擇題是2010年新增加的題型。從考試情況來看,難度不是很大。它其實是將之前的計算分析題和綜合題兩個題型的問題,以選擇性的題目出現,讓考生來選擇正確的答案。
因此,考查的實質內容并沒有變,從答題角度來看,也更為簡單。因為不需要考生再背誦大量的法律規定內容并組織語言寫出來,而是只需對教材的內容熟悉掌握,就可以選擇正確的答案,從而得到該題型的滿分。
綜合各個題型的分析可以看出,《經濟法基礎》學習中要求大家全面熟悉教材。因為很多題目本身并不難,但是涉及的知識點很細,所以學習中不能偷工減料,一定要腳踏實地地掌握好每個知識點。
目前來講,單純的記憶重點對于學習該科是行不通的,對于一些我們認為非重點的內容也要了解和熟悉,不一定要多深入去理解,但至少要做到“知道”。
因此,在復習中要注意對基礎知識的積累,只有這樣才不會感覺題目偏和難。
此外,考試中越來越注重在最短的時間內從題目提示的線索中找到相應的考點。這同樣需要平時對知識的積累和注意方法的運用。
相關推薦:2010會計職稱考試考后意見和2011學習規劃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