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資產減值
09年教材變動情況 本章教材2009年未發生變化。
歷年考試情況:本章是2007年教材新增內容,2006年未出考題,2007年有一道15分的綜合題,2008有兩道判斷題,共2分。從2007年和2008年出題情況看,本章內容比較重要。
考試重點
1.資產減值的核算范圍
本章涉及的資產減值對象主要包括以下資產:
(1)對子公司、聯營企業和合營企業的長期股權投資;
(2)采用成本模式進行后續計量的投資性房地產;
(3)固定資產;
(4)生產性生物資產;
(5)無形資產;
(6)商譽;
(7)探明石油天然氣礦區權益和井及相關設施等。
【解釋】
(1)本章不涉及下列資產減值的會計處理:存貨、消耗性生物資產、以公允價值模式進行后續計量的投資性房地產、建造合同形成的資產、遞延所得稅資產、融資租賃中出租人未擔保余值,以及本書“第六章金融資產”所涉及的金融資產等;
(2)消耗性生物資產的減值按照《企業會計準則第1號-存貨》確定減值;
(3)遞延所得稅資產的減值按照《企業會計準則第18號-所得稅》的規定確定。
2.資產可收回金額的計量
資產的可收回金額應當根據資產的公允價值減去處置費用后的凈額與資產預計未來現金流量的現值兩者之間較高者確定。
3.資產減值損失的確定
資產可收回金額確定后,如果可收回金額低于其賬面價值的,企業應當將資產的賬面價值減記至可收回金額,減記的金額確認為資產減值損失,計入當期損益,同時計提相應的資產減值準備。資產的賬面價值是指資產成本扣減累計折舊(或累計攤銷)和累計減值準備后的金額。
資產減值損失確認后,減值資產的折舊或者攤銷費用應當在未來期間作相應調整,以使該資產在剩余使用壽命內,系統地分攤調整后的資產賬面價值(扣除預計凈殘值)。
資產減值損失一經確認,在以后會計期間不得轉回。但是,遇到資產處置、出售、對外投資、以非貨幣性資產交換方式換出、在債務重組中抵償債務等情況,同時符合資產終止確認條件的,企業應當將相關資產減值準備予以轉銷。
【解釋】
(1)對子公司、聯營企業和合營企業的長期股權投資、采用成本模式進行后續計量的投資性房地產、固定資產、無形資產、商譽等適用于本章“資產減值”準則規范范圍的資產發生減值后,一方面價值回升的可能性較小,通常屬于永久性減值,另一方面從會計信息穩健性要求考慮,為了避免確認資產重估增值和操縱利潤,資產減值損失一經確認,在以后會計期間不得轉回。以前期間計提的資產減值準備,需要等到資產處置時才可轉回。
(2)存貨、應收賬款、持有至到期投資、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發生的減值,以后期間可以轉回。
4.資產組的認定
資產組是企業可以認定的最小資產組合,其產生的現金流入應當基本上獨立于其他資產或者資產組。資產組應當由創造現金流入相關的資產組成。
5.資產組減值測試
根據減值測試的結果,資產組(包括資產組組合)的可收回金額如低于其賬面價值的,應當確認相應的減值損失。減值損失金額應當按照下列順序進行分攤:(2007年綜合題)
(一)首先抵減分攤至資產組中商譽的賬面價值;
(二)然后根據資產組中除商譽之外的其他各項資產的賬面價值所占比重,按比例抵減其他各項資產的賬面價值。
以 上資產賬面價值的抵減,應當作為各單項資產(包括商譽)的減值損失處理,計入當期損益。抵減后的各資產的賬面價值不得低于以下三者之中最高者:該資產的公 允價值減去處置費用后的凈額(如可確定的)、該資產預計未來現金流量的現值(如可確定的)和零。因此而導致的未能分攤的減值損失金額,應當按照相關資產組 中其他各項資產的賬面價值所占比重進行分攤。
【解釋】按比例抵減其他各項資產的賬面價值時應注意的問題:
(1)分配至某單項資產的減值損失,不能使得該項資產的賬面價值低于該項資產的可收回金額;
(2)每一單項資產最多能夠分擔的減值損失=該資產的賬面價值-該資產的可收回金額;
(3)在確定某一單項資產分攤的減值損失時,需要先考慮每一單項資產最多能夠分擔的減值損失。
6. 總部資產減值測試
7.商譽減值的處理
企業合并所形成的商譽,至少應當在每年年度終了時進行減值測試。商譽應當結合與其相關的資產組或者資產組組合進行減值測試。相關的資產組或者資產組組合應當是能夠從企業合并的協同效應中受益的資產組或者資產組組合,不應當大于企業所確定的報告分部。
學習方法 在 聽課件前,建議先預習一遍教材,再聽一遍基礎班的課件,在聽課的過程中認真聽一下重要考點的講解;聽完課之后做一下和輕松過關系列之一或名師系列之一的練 習題目。在做題時,先不要看答案,等做完之后再看答案。最后將自己做錯的題目或不懂的題目與老師進行交流。重點掌握資產組減值的賬務處理。
2010年本章的預計變動 作為基礎知識的學習,準則也未發生任何的變動,所以本章不會有什么變化,知識點和考點會保持一致。
建議完成時間 4天
相關推薦:2010年中級會計職稱考試備考:八月備考資料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