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頁:第一節 長期負債 |
第 11 頁:第二節 借款費用 |
第二節 借款費用
一、借款費用的范圍
借款費用是企業因借入資金所付出的代價,包括借款利息,折價或者溢價的攤銷、輔助費用以及因外幣借款而發生的匯兌差額等。承租人確認的融資租賃發生的融資費用屬于借款費用。
因借款而發生的利息包括企業向銀行或者其他金融機構等借入資金發生的利息,發行公司債券或企業債券發生的利息,以及為購建或者生產符合資本化條件的資產而發生的帶息債務所承擔的利息等。
對于企業發生的權益性融資費用,不應包括在借款費用中。
二、借款費用的確認
(一)確認原則
企業發生的借款費用,可直接歸屬于符合資本化條件的資產的購建或者生產的,應當予以資本化,計入符合資本化條件的資產成本;其他借款費用,應當在發生時根據其發生額確認為財務費用,計入當期損益。
符合資本化條件的資產是指需要經過相當長時間的購建或者生產活動才能達到預定可使用或者可銷售狀態的固定資產、投資性房地產和存貨等資產。建造合同成本、無形資產的開發支出等在符合條件的情況下,也可以認定為符合資本化條件的資產。其中,“相當長時間”應當是指資產的購建或者生產所必需的時間,通常為1年以上(含1年)。
(二)借款費用應予資本化的借款范圍
借款費用包括專門借款和一般借款。專門借款是指為購建或者生產符合資本化條件的資產而專門借入的款項。專門借款通常應當有明確的用途,即為購建或者生產某項符合資本化條件的資產而專門借入,并通常應當具有標明該用途的借款合同。
借款費用應予資本化的的借款范圍既包括專門借款,也可包括一般借款。其中,對于一般借款,只有在購建或者生產符合資本化條件的資產占用了一般借款時,才應將與一般借款相關的借款費用資本化;否則,所發生的借款費用應當計入當期損益。
(三)借款費用資本化期間的確定
只有發生在資本化期間內的的有關借款費用才允許資本化,資本化期間的確定是借款費用確認和計量的重要前提。借款費用資本化期間是指從借款費用開始資本化時點到停止資本化時點的期間,但不包括借款費用暫停資本化的期間。
1.借款費用開始資本化的時點
借款費用允許開始資本化必須同時滿足三個條件,即資產支出已經發生、借款費用已經發生、為使資產達到預定可使用或者可銷售狀態所必要的購建或者生產活動已經開始。
(1)資產支出已經發生的判斷;
①支付現金,是指用貨幣資金支付符合資本化條件的資產的購建或者生產支出。
②轉移非現金資產,是指企業將自己的非現金資產直接用于符合資本化條件的資產的購建或者生產。
③承擔帶息債務,是指企業為了購建或者生產符合資本化條件的資產所需用物資等而承擔的帶息應付款項(如帶息應付票據)。
(2)借款費用已經發生的判斷;
(3)為使資產達到預定可使用或者可銷售狀態所必要的購建或者生產活動已經開始的判斷。
企業只有在上述三個條件同時滿足的情況下,有關借款費用才可開始資本化,只要其中有一個條件沒有滿足,借款費用就不能開始資本化。
2.借款費用暫停資本化的時間
符合資本化條件的資產在購建或者生產過程中發生非正常中斷、且中斷時間連續超過3個月(含3個月)的,應當暫停借款費用的資本化。中斷的原因必須是非正常中斷,屬于正常中斷的,相關借款費用仍可資本化。在實務中,企業應當遵循“實質重于形式”等原則來判斷借款費用暫停資本化的時間,如果相關資產購建或者生產的中斷時間較長而且滿足其他規定條件的,相關借款費用應當暫停資本化。
三個條件:“非正常中斷”、“連續”、“超過3個月(含3個月)”。
3.借款費用停止資本化時點的確定
購建或者生產符合資本化條件的資產達到預定可使用或者可銷售狀態時,借款費用應當停止資本化。在符合資本化條件的資產達到預定可使用或者可銷售狀態之后所發生的借款費用,應當在發生時根據其發生額確認為費用,計入當期損益。
購建或者生產符合資本化條件的資產達到預定可使用或者可銷售狀態,可從下列幾個方面進行判斷:
(1)符合資本化條件的資產的實體建造(包括安裝)或者生產工作已經全部完成或者實質上已經完成。
(2)所購建或者生產的符合資本化條件的資產與設計要求、合同規定或者生產要求相符或者基本相符,即使有極個別與設計、合同或者生產要求不相符的地方,也不影響其正常使用或者銷售。
(3)繼續發生在所購建或生產的符合資本化條件的資產上的支出金額很少或者幾乎不再發生。
(4)購建或者生產符合資本化條件的資產需要試生產或者試運行的,在試生產結果表明資產能夠正常生產出合格產品,或者試運行結果表明資產能夠正常運轉或者營業時,應當認為該資產已經達到了預定可使用或者可銷售狀態
在符合資本化條件的資產的實際購建或者生產過程中,如果所購建或者生產的符合資本化條件的資產分別建造、分別完工,企業也應當遵循實質重于形式原則,區別不同情況,界定借款費用停止資本化的時點。
相關推薦:名師指導:2011年中級會計職稱考試預習計劃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