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頁:單項選擇題 |
第 3 頁:多項選擇題 |
第 4 頁:判斷題 |
第 5 頁:計算分析題 |
第 6 頁:綜合題 |
第 7 頁:答案及解析 |
五、綜合題
1.2012年6月27日,甲公司從二級市場上購入乙公司股票10萬股,支付價款100萬元,另支付相關交易費用1.6萬元;2012年11月10日,又以每股11元的價格從二級市場購入乙公司股票10萬股,另支付相關交易費用1.8萬元。2012年12月31日,乙公司股票的市場價格為每股15元;2013年1月15日乙公司宣告分派現金股利,甲公司應分得16萬元;2013年2月15日,甲公司收到乙公司分派的現金股利16萬元。2013年5月14日,甲公司將其所持有乙公司全部股票以每股18元的價格出售,支付相關交易費用2萬元。
不考慮所得稅等其他因素的影響。
要求:
(1)如果甲公司對乙公司不具有控制、共同控制或重大影響,并且持有該項金融資產的目的是為了賺取差價,則根據上述資料編制甲公司相關的會計分錄,并計算該項股權投資影響甲公司2012年、2013年損益的金額;
(2)如果甲公司對乙公司不具有控制、共同控制或重大影響并未將其劃分為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當期損益的金融資產,則根據上述資料編制甲公司的會計分錄,并計算該項股權投資影響甲公司2012年、2013年損益的金額。
2.甲公司2012年度進行了以下投資:
(1)1月1日,購入乙公司于當日發行且可上市交易的分期付息、到期還本的債券200萬張,支付價款19000萬元,另支付手續費158.4萬元。該債券期限為5年,每張面值為100元,票面年利率為5%,實際年利率為6%,于每年12月31日支付當年度利息。甲公司有充裕的現金,管理層擬持有該債券至到期。
12月31日,甲公司收到2012年度利息1000萬元。根據乙公司公開披露的信息,甲公司估計所持有乙公司債券的本金能夠收回,未來年度每年能夠自乙公司取得利息收入600萬元。當日市場年利率為4%。
(2)4月1日,購買丙公司首次公開發行的股票100萬股,支付價款850萬元(含已宣告尚未發放的現金股利50萬元),另支付相關稅費1萬元。5月10日,收到價款中包含的現金股利50萬元。甲公司取得丙公司股票后,對丙公司不具有控制、共同控制或重大影響。丙公司股票的限售期為2年,甲公司取得丙公司股票時沒有將其直接指定為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當期損益的金融資產。6月30日丙公司股票公允價值為每股6元,12月31日,宣告分派現金股利,甲公司應分得現金股利30萬元,丙公司股票公允價值為每股5元,并且甲公司預計丙公司股票的該次下跌為非暫時性的下跌。
(3)4月15日,從二級市場購買丁公司股票400萬股,支付價款1840萬元(含已宣告但尚未發放的現金股利40萬元),另支付相關交易費用2萬元。4月25日,甲公司收到該現金股利40萬元。甲公司取得丁公司股票后,對丁公司不具有控制、共同控制或重大影響。甲公司管理層擬隨時出售丁公司股票。12月31日,丁公司宣告分派現金股利,甲公司應分得的現金股利為30萬元,但尚未收到款項,丁公司股票公允價值為每股4元。
相關年金現值系數如下:
(P/A,4%,5)=4.4518;(P/A,5%,5)=4.3295;(P/A,6%,5)=4.2124;
(P/A,4%,4)=3.6299;(P/A,5%,4)=3.5460;(P/A,6%,4)=3.4651。
相關復利現值系數如下:
(P/F,4%,5)=0.8219;(P/F,5%,5)=0.7835;(P/F,6%,5)=0.7473;
(P/F,4%,4)=0.8548;(P/F,5%,4)=0.8227;(P/F,6%,4)=0.7921。
不考慮所得稅及其他因素。
要求:
(1)根據上述資料分別說明資料(1)、(2)、(3)屬于哪一類別的金融資產以及理由,并說明各類資產應采用的后續計量方式;
(2)分別編制甲公司上述各類金融資產2012年的相關會計分錄。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