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頁:單項選擇題 |
第 3 頁:多項選擇題 |
第 4 頁:判斷題 |
第 5 頁:計算分析題 |
第 6 頁:綜合題 |
第 7 頁:答案及解析 |
參考答案及解析
一、單項選擇題
1.
【答案】B
【解析】選項A,購買交易性金融資產(chǎn)支付的相關交易費用,影響當期損益金額;選項B,購買持有至到期投資時支付的傭金,應計入資產(chǎn)的初始投資成本;選項C,可供出售金融資產(chǎn)公允價值上升,應計入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選項D,貸款和應收款項計提的資產(chǎn)減值準備,應計入資產(chǎn)減值損失,影響當期損益金額。選項C直接影響所有者權益項目;選項A和D通過損益最終影響所有者權益項目中的留存收益。
2.
【答案】D
【解析】選項D,交易性金融資產(chǎn)如果存在公允價值變動,那么處置交易性金融資產(chǎn)時影響損益的金額就不等于處置時投資收益的金額,因為公允價值變動損益的結轉影響投資收益金額,但不影響損益金額。
3.
【答案】B
【解析】2013年12月31日大海公司持有乙公司股票累計應確認的公允價值變動金額=16.5×20-(220-0.4-5)=115.4(萬元)。
4.
【答案】A
【解析】大海公司處置乙公司債券時應確認的投資收益金額=(160-0.3)-(108-0.2-5)=159.7-102.8=56.9(萬元)。
5.
【答案】C
【解析】選項C,2012年甲公司因持有A債券累計影響損益的金額=-1+[550-(510-10)]+10=59(萬元);選項D,2013年甲公司因持有A債券影響利潤總額的金額=520-(500+50)=-30(萬元),公允價值變動損益轉投資收益是損益的內(nèi)部結轉,不影響利潤總額。
6.
【答案】C
【解析】該債券系乙公司于2011年1月1日發(fā)行且每年1月5日支付上年度利息的債券投資,故甲公司2012年1月1日支付的價款中包含已到付息期但尚未發(fā)放的利息50萬元(10×100×5%)。則2012年1月1日甲公司購入該債券的初始入賬金額=1058.91-50+10= 1018.91(萬元)。
提示:持有至到期投資的初始入賬價值按公允價值和交易費用之和計量,實際支付款項中包含的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領取的利息,應當確認為應收項目。
7.
【答案】B
【解析】計算實際利率時,采用插值法,即(5%-r)/(5%-6%)=(10432.7-10232.7)/(10432.7-10000),r=5.46%。
8.
【答案】A
【解析】持有至到期投資2011年12月31日的賬面價值=(4125.18+20)×(1+4%)-4000×5%=4110.99(萬元);2012年12月31日的賬面價值=4110.99×(1+4%)-4000×5%=4075.43(萬元);2013年信達公司應確認投資收益的金額=4075.43×4%=163.02(萬元)。
9.
【答案】A
【解析】甲公司預計提前收回該債券部分金額是因為無法控制的原因,因此,甲公司未改變投資意圖,不需對該投資進行重分類,選項A錯誤。
10.
【答案】D
【解析】A公司取得乙公司持有至到期投資時確認的利息調(diào)整金額=1086.46+9-60-1000=35.46(萬元),由于是溢價購買,所以A公司持有乙公司債券至到期累計應確認的投資收益=應收利息-利息調(diào)整總額=10×100×6%×4-35.46=204.54(萬元)。
11.
【答案】D
【解析】可供出售金融資產(chǎn)在發(fā)生減值時,應將原直接計入所有者權益中的因公允價值下降形成的累計損失予以轉出,計入資產(chǎn)減值損失,仍有資產(chǎn)減值的,通過“可供出售金融資產(chǎn)——減值準備”科目核算,選項A、B和C可能會涉及;可供出售金融資產(chǎn)在發(fā)生減值時,不涉及“公允價值變動損益”科目,選項D不可能涉及。
12.
【答案】B
【解析】可供出售金融資產(chǎn)期末攤余成本=期初攤余成本×(1+實際利率)-本期收回的利息和本金,故選項A、C和D均影響可供出售債務工具的攤余成本。
提示:到期一次還本付息債券確認的票面利息記入“可供出售金融資產(chǎn)——應計利息”科目,影響攤余成本。
13.
【答案】C
【解析】2012年1月1日,信達公司該項可供出售金融資產(chǎn)的入賬價值=2127.81-2000×5%+10=2037.81(萬元)。
14.
【答案】D
【解析】2010年1月1日,可供出售金融資產(chǎn)的入賬價值=3080.89+28=3108.89(萬元);2010年12月31日該項可供出售金融資產(chǎn)的攤余成本=期初攤余成本×(1+實際利率)-應收回的利息=3108.89×(1+4%)-3000×5% =3083.25(萬元);2010年年末該項可供出售金融資產(chǎn)的公允價值為3090萬元,故應確認資本公積的金額=3090-3083.25=6.75(萬元)。
15.
【答案】C
【解析】2012年5月10日甲公司取得可供出售金融資產(chǎn)的入賬價值=200×(6-0.4)+2=1122(萬元),2012年12月31日其公允價值=200×8=1600(萬元),應確認資本公積=1600-1122=478(萬元);2013年5月15日甲公司出售可供出售金融資產(chǎn)時影響營業(yè)利潤的金額=[(200×9-1.5)-200×8]+478=676.5(萬元)。
16.
【答案】D
【解析】選項A,2012年度甲公司持有乙公司的債券投資應確認的投資收益=期初攤余成本×實際利率=2337.08×6%=140.22(萬元);選項B,2013年1月1日,甲公司出售80%債券投資應確認的投資收益=(2800×80%-16)-2337.08×(1+6%)×80%=242.16(萬元);選項C,2013年1月1日,剩余20%債券投資重分類為可供出售金融資產(chǎn)時確認的資本公積=2800×20%-2337.08×(1+6%)×20%=64.54(萬元);選項D,2013年4月30日,甲公司出售剩余20%債券投資應確認的投資收益=(600-4)-2800×20%+64.54=100.54(萬元)。
附相關分錄:
2012年1月1日
借:持有至到期投資——成本 2000
——利息調(diào)整 337.08
貸:銀行存款 2337.08
2012年12月31日
借:持有至到期投資——應計利息 200
貸:投資收益 140.22
持有至到期投資——利息調(diào)整 59.78
2013年1月1日
借:銀行存款 2224(2800×80%-16)
貸:持有至到期投資——成本 1600(2000×80%)
——利息調(diào)整 221.84
[(337.08-59.78)×80%]
——應計利息 160(200×80%)
投資收益 242.16
借:可供出售金融資產(chǎn)——成本 400(2000×20%)
——利息調(diào)整 55.46
(337.08-59.78-221.84)
——應計利息 40
——公允價值變動 104.54
貸:持有至到期投資——成本 400
——利息調(diào)整 55.46
——應計利息 40(200×20%)
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 64.54
2013年4月30日
借:銀行存款 596(600-4)
貸:可供出售金融資產(chǎn)——成本 400(2000×20%)
——利息調(diào)整 55.46
(337.08-59.78-221.84)
——應計利息 40
——公允價值變動 104.54
投資收益 36
借: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 64.54
貸:投資收益 64.54
17.
【答案】C
【解析】甲公司該項應收賬款的入賬價值=20000×(1-5%)×(1+17%)+1000=23230(元)。
18.
【易】
【答案】C
【解析】信達公司出售該項應收賬款時應確認的營業(yè)外支出=600-420-60-46.8=73.2(萬元)。
會計處理為:
借:銀行存款 420
壞賬準備 60
其他應收款 46.8
營業(yè)外支出 73.2
貸:應收賬款 600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