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頁:單項選擇題 |
第 4 頁:多項選擇題 |
第 5 頁:判斷題 |
第 6 頁:計算分析題 |
第 9 頁:綜合題 |
四、計算分析題(本類題共4題,共20分,每小題5分。凡要求計算的題目,除題中特別加以標明的以外,均需列出計算過程;計算結果出現小數的,除題中特別要求以外,均保留小數點后兩位小數;計算結果有單位的,必須予以標明。凡要求說明理由的內容.必須有相應的文字闡述。要求用鋼筆或圓珠筆在答題紙中的指定位置答題,否則按無效答題處理。)
46某企業需要一臺不需要安裝的設備,設備投人使用后,每年可增加營業收入60000元,增加經營成本25000元。市場上該設備的購買價為45000元,折舊年限為5年,預計凈殘值為5000元;若從租賃公司按經營租賃的方式租入同樣的設備,只需每年支付7000元租金,可連續租用5年。假定基準折現率為5%,適用的企業所得稅稅率為25%。
要求:按折現總費用比較法作出購買或經營租賃固定資產的決策。
參考解析
無論是購買設備還是租賃設備,每年增加的營業收入和增加的經營成本都不變,可以不予以考慮。
(1)計算購買設備的折現總費用:
購買設備的投資現值=45000(元)
購買設備每年增加的折舊額=(45000-5000)/5=8000(元)
購買設備每年增加折舊額而抵減所得稅額的現值合計=8000×25%×(P/A,5%,5)=2000 ×4.3295=8659(元)
購買設備回收固定資產余值的現值=5000×(P/F,5%,5)=5000 N0.7835=3917.5(元)
購買設備的折現總費用合計=45000-8659-3917.5=32423.5(元)
(2)計算租入設備的折現總費用:
租入設備每年增加租金的現值合計=7000×(P/A,5%,5)=7000 ×4.3295=30306.5(元)
租入設備每年增加租金而抵減所得稅額的現值合計=7000×25%×(P/A,5%,5)=1750×4.3295=7576.63(元)
租人設備的折現總費用合計=30306.5-7576.63=22729.87(元)
(3)作出決策:
因為購買設備的折現總費用32423.5元>租人設備的折現總費用22729.87元
所以不應該購買設備,應該租入設備。
47一個單純固定資產投資項目的原始投資額為210萬元,全部在建設期起點一次投入,歷經兩年后投產,試產期為1年。試產期營業收入為10萬元,經營成本為4萬元,達產后每年營業收入120萬元、不包括財務費用的總成本費用60萬元、利息費用2萬元。該固定資產預計使用5年,按照直線法計提折舊,預計凈殘值為10萬元。該企業由于享受國家優惠政策,項目運營期第1、2年免所得稅,運營期第3~5年的所得稅稅率為25%。試產期繳納增值稅0.5萬元,不繳納營業稅和消費稅。達產期每年繳納增值稅10萬元,營業稅1萬元,消費稅0.8萬元。城建稅稅率為7%,教育費附加率為3%。項目的資金成本為10%。
要求:
(1)計算投資方案的下列指標:
①建設期、運營期、達產期、計算期;②運營期內每年的折舊額;③運營期內每年的營業稅金及附加;④運營期內每年的息稅前利潤;⑤計算期內各年的稅前現金凈流量;⑥計算期內各年的稅后現金凈流量。
(2)按照稅后現金凈流量計算投資項目的下列指標,并評價該項目的財務可行性。①靜態投資回收期;②總投資收益率(按照運營期年均息稅前利潤計算);③凈現值。
(3)計算該項目的年等額凈回收額。48.C公司生產和銷售甲產品。目前的信用政策為“2/15,N/30”,有占銷售額60%的客戶在折扣期內付款并享受公司提供的折扣;不享受折扣的應收賬款中,有80%可以在信用期內收回,另外20%在信用期滿后10天(平均數)收回。逾期賬款的收回,需要支出占逾期賬款額10%的收賬費用。如果明年繼續保持目前的信用政策,預計甲產品銷售量為5萬件,單價200元,單位變動成本144元。
參考解析
(1)計算投資方案的下列指標:
①建設期2年,運營期5年,達產期4年,計算期7年
②運營期內每年的折舊額=(210-10)/5=40(萬元)
③運營期第1年的營業稅金及附加=0.5×(7%+3%)=0.05(萬元)
運營期其他年每年的營業稅金及附加=1+0.8+(10+1+0.8)×(7%+3%)=2.98(萬元)
④運營期第1年的息稅前利潤=10-4-40-0.05=-34.05(萬元)
運營期其他年每年的息稅前利潤=120-60-2.98=57.02(萬元)
⑤第1年初的稅前現金凈流量=-210(萬元)
第1、2年末的稅前現金凈流量=0
第3年末的稅前現金凈流量=-34.05+40=5.95(萬元)
第4-6年末的稅前現金凈流量=57.02+40=97.02(萬元)
第7年末稅前現金凈流量=97.02+10=107.02(萬元)
⑥第1年初的稅后現金凈流量=-210(萬元)
第1、2年末的稅后現金凈流量=0
第3年末的稅后現金凈流量=5.95(萬元)
第4年末的稅后現金凈流量=97.02(萬元)
第5至6年末的稅后現金凈流量=97.02-57.02×25%=82.77(萬元)
第7年末稅后現金凈流量=107.02-57.02×25%=92.77(萬元)
(2)按照稅后現金凈流量計算投資項目的下列指標,并評價該項目的財務可行性:
①包括建設期的靜態投資回收期=5+(210-5.95-97.02-82.77)/82.77=5.29(年)
不包括建設期的靜態投資回收期=5.29-2=3.29(年)
②運營期年均息稅前利潤=(-34.05+57.02 ×4)/5=38.81(萬元)
③凈現值=5.95 ×(P/F,10%,3)+97.02×(P/F,10%,4)+82.77×(P/A,10%,2)×(P/F,10%,4)+92.77×(P/F,10%,7)-210=5.95 × 0.7513+97.02×0.6830+82.77 ×1.7355 ×0.6830+92.77×0.5132-210=6.46(萬元)
由于凈現值大于0,主要指標處于可行區間。但是包括建設期的靜態投資回收期5.29年大于計算期的一半3.5年(或不包括建設期的靜態投資回收期3.29年大于運營期的一半2.5年),次要或輔助指標處于不可行區間,因此,該項目基本具備財務可行性。
(3)計算該項目的年等額凈回收額:
年等額凈回收額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