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頁:單選題 |
第 2 頁:多選題 |
第 3 頁:判斷題 |
第 4 頁:計算分析題 |
第 5 頁:綜合題 |
第 6 頁:單選題答案 |
第 7 頁:多選題答案 |
第 8 頁:判斷題答案 |
第 9 頁:計算分析題答案 |
第 10 頁:綜合題答案 |
一、單項選擇題
1
[答案]B
[解析]該項固定資產2011年12月31日的計稅基礎=500-500×2/20=450(萬元)。
2
[答案]B
[解析]2011年12月31日甲公司該項專利技術的計稅基礎=240-240/10=216(萬元)。
3
[答案]A
[解析]對于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當期損益的金融資產在某一會計期末的計稅基礎為其取得成本,所以本題2011年12月31日該項交易性金融資產的計稅基礎為120萬元。注:稅法規定,交易性金融資產在持有期間確認的公允價值變動損益不計入當期應納稅所得額,待處置時一并計算應計入應納稅所得額的金額。
4
[答案]C
[解析]2011年12月31日該項無形資產的賬面價值為計提減值準備后的金額即280萬元,計稅基礎=300-300/20=285(萬元),資產的賬面價值小于計稅基礎,故形成的可抵扣暫時性差異=285-280=5(萬元)。
5
[答案]D
[解析]2011年12月31日該項持有至到期投資的賬面價值=1022.35×(1+4%)=1063.24(萬元),稅法對持有至到期投資的核算與會計一致均采用實際利率法計算,計稅基礎與賬面價值相等,不產生暫時性差異。
6
[答案]B
[解析]2011年12月31日該項預計負債的賬面價值=300-180+130=250(萬元),計稅基礎=賬面價值250-未來實際發生時可予稅前抵扣的金額250=0,因此,負債賬面價值大于計稅基礎產生可抵扣暫時性差異250萬元(250-0)。
7
[答案]A
[解析]2011年12月31日交易性金融資產的賬面價值=20×10=200(萬元),計稅基礎=190-6=184(萬元),資產賬面價值大于計稅基礎,形成應納稅暫時性差異16萬元(200-184)。
8
[答案]A
[解析]2011年年末長江公司應確認的遞延所得稅資產=(2-1.5)×100×20%×25%=2.5(萬元)。注:2011年度稅法計入當期應納稅所得額的金額=(2-1.5)×100=50(萬元),會計核算對利潤總額的影響金額=(2-1.5)×100×(1-20%)=40(萬元),所以預計退貨的20%在未來期間未被退貨確認收入并結轉成本時,應予以納稅調減,從而產生可抵扣暫時性差異10萬元,應確認遞延所得資產=10×25%=2.5(萬元)。
9
[答案]D
[解析]2011年年末該項固定資產的賬面價值=300-300/3=200(萬元),計稅基礎=300-300/5=240(萬元),應確認遞延所得稅資產余額=(240-200)×25%=10(萬元)。
10
[答案]C
[解析]2011、2012、2013年度3年的預計盈利合計已經超過500萬元的虧損,說明可抵扣暫時性差異500萬元能夠在稅法規定的5年經營期內轉回,應確認這部分遞延所得稅。2010年年末確認的遞延所得稅資產=500×25%=125(萬元);2011年轉回遞延所得稅資產的金額=200×25%=50(萬元);2012年轉回遞延所得稅資產的金額=250×25%=62.5(萬元)。
11
[答案]B
[解析]2011年12月31日該項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的賬面價值=1000×2.5=2500(萬元),計稅基礎=1000×2=2000(萬元),資產的賬面價值大于計稅基礎產生應納稅暫時性差異,故應確認遞延所得稅負債=(2500-2000)×25%=125(萬元)。
12
[答案]A
[解析]新華公司2011年度應交所得稅的金額=(1500-20+20+10+30)×25%=385(萬元)。
注: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公允價值上升計入資本公積,既不影響利潤總額也不影響企業的應納稅所得額,所以不必納稅調整。
13
[答案]D
[答案]2011年年末該項長期股權投資賬面價值為2200萬元,大于計稅基礎2100萬元,產生應納稅暫時性差異,但是由于甲公司沒有出售該項投資的計劃,所以企業可以控制該暫時性差異不被轉回,故不確認相關遞延所得稅的影響,選項D正確。
14
[答案]A
[解析]2011年12月31日該項應收賬款的賬面價值=2300-200=2100(萬元),計稅基礎為2300萬元,資產賬面價值小于計稅基礎產生可抵扣暫時性差異200萬元(2300-2100),應確認遞延所得稅資產=200×25%=50(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