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頁:單項選擇題 |
第 2 頁:多項選擇題 |
第 3 頁:判斷題 |
第 4 頁:計算分析題 |
第 6 頁:綜合題 |
二、多項選擇題(本類題共10小題,每小題2分,共20分。每小題各備選答案中,有兩個或兩個以上符合題意的正確答案,請將選定的答案,按答題卡要求,用2B鉛筆填涂答題卡中題號信息點,多選、少選、錯選、不選均不得分。)
16母公司本期將其成本為80萬元的一批產品銷售給其子公司,銷售價格為100萬元,子公司本期購人該產品都形成存貨,并為該項存貨計提了5萬元存貨跌價準備,期末編制合并財務報表時,母公司應抵消的項目和金額有( )。
A.存貨跌價準備——5萬元
B.資產減值損失——5萬元
C.營業收入——100萬元
D.營業成本——80萬元
參考答案:A,B,C,D
參考解析
分錄為:
借:營業收入1000000
貸:營業成本1000000
借:營業成本200000
貸:存貨200000
借:存貨跌價準備50000
貸:資產減值損失50000
17已確認減值損失的資產在價值恢復時,減值損失可以通過損益(影響利潤總額)轉回的有( )。
A.存貨跌價準備
B.貸款及應收款項的減值損失
C.可供出售權益工具投資的減值損失
D.可供出售債務工具投資的減值損失
參考答案:A,B,D
參考解析
按照企業會計準則的規定,可供出售權益工具投資發生的減值損失,不得通過損益轉回,應該通過資本公積轉回。
18下列項目中,不應計人企業存貨成本的有( )。
A.進口原材料支付的關稅
B.自然災害造成的原材料凈損益
C.非正常消耗的制造費用
D.企業采購用于廣告營銷活動的特定商品
參考答案:B,C,D
參考解析
自然災害造成的存貨凈損失計入營業外支出,不計人存貨成本;非正常消耗的制造費用應當計入當期損益;企業采購用于廣告營銷活動的特定商品,應計入銷售費用。
19下列關于會計政策變更的說法中,正確的有( )。
A.會計政策是指企業在會計確認、計量和報告中所采用的原則、基礎和會計處理方法
B.會計政策變更意味著以前期間的會計政策是錯誤的
C.會計政策變更一律采用追溯調整法進行處理
D.會計政策變更累積影響數,是指按照變更后的會計政策對以前各期追溯計算的變更年度期初留存收益應有金額與原有金額之間的差額
參考答案:A,D
參考解析
會計政策變更,并不意味著以前期間的會計政策是錯誤的,只是由于情況發生了變化,或者掌握了新的信息、積累了更多的經驗,使得變更會計政策能夠更好地反映企業的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和現金流量。會計政策變更能夠提供更可靠、更相關的會計信息的,應當采用追溯調整法處理,但確定該項會計政策變更累積影響數不切實可行的除外。
20甲公司發生的下列各項涉及補價的交易中,屬于非貨幣性資產交換的有( )。
A.以一項公允價值為70萬元的長期股權投資換人乙公司的專利權,甲公司另支付補價20萬元
B.以一項公允價值為358萬元的專利權換入乙公司的廠房,乙公司廠房的公允價值為468萬元,甲公司另支付補價110萬元
C.以一項公允價值為100萬元的應收賬款換人乙公司一項公允價值為90萬元的無形資產,甲公司另收取補價10萬元
D.以一項公允價值為42萬元的無形資產換人乙公司一項公允價值為55萬元的交易性金融資產(權益性證券),甲公司支付補價13萬元,另為換人該項股權投資支付相關手續費等2萬元
參考答案:A,B,D
參考解析
選項A,補價占整個資產交換金額的比例=20÷(70+20)×100%=22.22%<25%,屬于非貨幣性資產交換;選項B,補價占整個資產交換金額的比例=110÷468×100%=23.5%<25%,屬于非貨幣性資產交換;選項c,應收賬款屬于貨幣性資產,因此該項交易不屬于非貨幣性資產交換;選項D,補價占整個資產交換金額的比例=13÷55×100%=23.64%<25%,屬于非貨幣性資產交換。
21下列有關借款費用資本化的表述中,正確的有( )。
A.所建造固定資產的支出基本不再發生,應停止借款費用資本化
B.固定資產建造中發生正常中斷且連續超過3個月的,應暫停借款費用資本化
C.固定資產建造中發生非正常中斷且連續超過2個月的,應暫停借款費用資本化
D.所建造固定資產基本達到設計要求,不影響正常使用,應停止借款費用資本化
參考答案:A,D
參考解析
符合資本化條件的資產在購建或者生產過程中發生非正常中斷且中斷時間連續超過3個月的,應當暫停借款費用的資本化。
22下列各項中,應計提折舊的固定資產有( )。
A.經營租賃方式租入的固定資產
B.季節性停用的固定資產
C.正在改擴建而停止使用的固定資產
D.維修期間停用的固定資產
參考答案:B,D
參考解析
選項A,以經營租賃方式租入的固定資產不屬于承租入的固定資產,承租入不能計提折舊;選項C,處于改擴建過程而停止使用的固定資產不計提折舊;選項B、D兩種情況均屬于企業使用中的固定資產,均應計提折舊。
23關于長期股權投資的權益法核算,下列說法中不恰當的有( )。
A.長期股權投資的初始投資成本大于投資時應享有被投資單位可辨認凈資產公允價值份額的,不調整長期股權投資的初始投資成本
B.長期股權投資的初始投資成本大于投資時應享有被投資單位可辨認凈資產公允價值份額的,其差額確認為負商譽
C.長期股權投資的初始投資成本大于投資時應享有被投資單位可辨認凈資產公允價值份額的,其差額確認為資本公積
D.長期股權投資的初始投資成本小于投資時應享有被投資單位可辨認凈資產公允價值份額的,其差額應當計入當期損益,同時調整長期股權投資的成本
參考答案:B,C
參考解析
長期股權投資的初始投資成本大于投資時應享有被投資單位可辨認凈資產公允價值份額的,屬于商譽,此種情況下商譽只能內含在長期股權投資中,不調整長期股權投資的初始投資成本;長期股權投資的初始投資成本小于投資時應享有被投資單位可辨認凈資產公允價值份額的,其差額應當計入當期損益,同時調整長期股權投資的成本。
24下列關于金融資產對利潤的影響的敘述中,正確的有( )。
A.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公允價值的變動不影響利潤
B.交易性金融資產公允價值的變動不影響利潤
C.可供出售金融資減值不影響利潤
D.持有至到期投資攤余成本的變動影響利潤
參考答案:A,D
參考解析
交易性金融資產公允價值的變動影響利潤,計入公允價值變動損益;可供出售金融資減值影響利潤,計人資產減值損失。
25甲公司采用成本模式計量投資性房地產。2012年9月30日,公司董事會決定將自用辦公樓整體出租給乙公司,租期為3年,月租金為100萬元。2012年9月30日為租賃期開始日。該寫字樓原值為19200萬元,預計使用年限為40年,已計提固定資產折舊500萬元,預計凈殘值為零,均采用直線法計提折舊。每季度初支付租金,假定按季度確認收入,營業稅率為5%。2015年9月30日,租賃期屆滿時,收回仍然作為辦公樓,當日達到自用狀態。則關于此辦公樓甲公司2012年正確的會計處理是( )。
A.2012年9月30日轉換日確認投資性房地產的價值為19200萬元
B.2012年9月30日轉換日不確認損益
C.2012年第四季度確認租金收入為300萬元
D.2012年第四季度計提折舊費用為80萬元
參考答案:A,B,C
參考解析
①2012年9月30日將寫字樓轉為投資性房地產
借:投資性房地產——辦公樓19200
累計折舊500
貸:固定資產19200
投資性房地產累計折舊500
②收到租金
借:銀行存款(100×3)300
貸:其他業務收入300
借:營業稅金及附加(300×5%)15
貸:應交稅費——應交營業稅15
③對投資性房地產計提折舊
借:其他業務成本120
貸:投資性房地產累計折舊(19200÷40×3/12)120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