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企業戰略環境分析
1、企業戰略具有特征:全局性、系統性、長遠性、風險性、抗爭性。
2、企業環境的結構:
3、現代企業經營外部環境分析的方法,主要包括對外部環境的調研、預測兩個方面。
4、外部環境的調研獲取口頭信息方法是了解外部環境情況的主要方法。有:個別交談、調查、訪問、座談會、討論會。
5、市場上各企業之間的競爭表現在:產品、價格、質量、服務等方面,這種競爭影響企業目標的實現。因此,競爭對手分析應是企業戰略分析的最重要任務。
6、新進入某個行業的企業威脅大小,取決于:現有的進入障礙、現有競爭對手做出的反應。
7、進入障礙包括(6條):產品差異化、規模經濟、絕對成本優勢、進入分銷渠道、現有企業的反應。
8、顧客力量的分析是企業特定經營環境分析的重要內容。它包括:消費群體分析、顧客購買動機分析、分析顧客消費承受能力。
9、在經營環境的宏觀分析中,經濟結構包括(5個):產業結構、分配結構、交換結構、消費結構、技術結構。
10、經濟政策是國家調節各種宏觀經濟變量的基本原則和方針,主要包括:財政政策、貨幣政策、收入分配政策、產業政策。
11、現代科學技術發展迅速,是生產力中最強大的因素之一。將技術環境分解為:新的科學原理的發現、新技術的發明、新的管理方法和手段的采用。
12、社會文化環境即廣義的文化,在發展過程中,形成不同的:風俗習慣、倫理道德、行為準則、價值觀念,對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產生很大的影響。
13、企業內部條件分析包括:企業資源狀況分析、企業利用其資源的能力分析、競爭優勢分析。
14、企業在能力分析的過程中,采用的方法:應采取對比的方法,進行橫向和縱向的分析,才能了解企業的優勢和弱勢及所處的競爭地位。
15、企業能力評價的標準:在分析企業能力時,效率和效果是兩個主要的標準。在成本競爭中,效率指標對企業特別重要。通過服務或產品的差異化競爭的企業,效果是關鍵性的衡量指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