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頁:第一節 人力資源開發戰略 |
第 2 頁:第二節 人力資源的教育性開發 |
第 3 頁:第三節 人力資源的政策性開發 |
第 4 頁:第四節 人力資源的使用性開發 |
第二節 人力資源的教育性開發
1. S人力資源教育性開發的概念:人力資源的教育性開發指的是通過傳授知識、訓練技能、培養理想、鍛煉意志等活動來提高人的才能和激發其活力的一項活動
2. L人力資源教育性開發的理解:①開發的目的是使勞動者在德、智、體、美、勞等方面全面發展;
②開發的手段是多方面的; ③廣義的教育包括學校教育、社會教育、家庭教育、政府教育等等
3. S學校教育的4個特點:目的性強、計劃性強、系統性強、組織性強
4. S人力資源教育性開發的3種類型:基礎教育開發、職業技術教育開發、高等教育開發
5. L我國當前及今后一段時期內,基礎性教育開發應做的工作:
①普及義務教育
②加快教育體制改革
③實現從應試教育到素質教育的轉變
④增加投資,改善基礎教育辦學條件
⑤提高師資素質,建立一支合格的基礎教育師資隊伍
⑥繼續實施希望工程
6. L我國的職業教育體系:我國職業動技術教育體系,大體上是以技工學校、職業學校和培訓中心等形式的職業技術教育為主,學徒、培訓等為輔的格局,根據不同地區初中高級專門人才的需求情況和基礎教育普及程度,有計劃的實行小學后(初級)、初中后(中級)和高中后(高等)的三級分流職業技術教育
7. L就業前職業技術教育開發的對象、內容及特點:
①對象:是已達到勞動年齡但尚未就業的青年人
②內容:政治品德教育;文化知識教育;專業技術教育;基本技能的操作訓練
③特點:(1)先培訓后就業,大大縮短了適應期
(2)減輕了各單位對員工的崗前培訓負擔
(3)能多快好省地培養出合格的勞動者
(4)與職業資格制度相結合,必將大大提高了我國勞動者的素質
8. L就業后職業技術教育開發的特點:
①教育對象的專一性和復雜性;
②教育內容的針對性和實用性;
③教育形式的靈活多樣性;
④教育的長期性和速成性相結合
9. S我國高等教育改革的兩個方面:
①深化高等教育體制改革,逐步建立以政府辦學為主、社會積極參與、各方面聯合辦學的體制
②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需要,改革高等教育的規格和模式
10. S我國高等教育應注重培養4方面的人才:
①高水平的基礎理論研究和技術開發人才
②高層次的工程技術人才
③高級經營管理人才
④高級農業專門人才
11. L培養高級經營管理人才的重要意義:
首先,是建立現代企業制度的需要
其次,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需要
第三,是實現經濟增長方式從粗放型向集約型轉變的需要
12. L培養高級經營管理人才的基本途徑:
首先,逐步實現高級經營管理人員職業化
其次,改期高等院校經濟管理專業的教學,強化理論聯系實際
第三,有計劃的開展工商管理碩士(MBA)學位教育,加快培養高級經營管理人才
13. L加強高級農業專門人才的培養應解決好幾方面的問題:
一是認識問題,即如何正確認識農業專門人才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的地位和作用
二是增加資金投入,改善農業院校的教學條件
三是加強教學與農業實踐相結合,高等農業院校要積極投身農業第一線,為農業現代化服務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