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卷調查法主要用于對培訓師、培訓場地、培訓教材等主要環節的調查。
問卷調查的步驟如下:
1、 明確你要通過問卷調查了解什么信息。
2、 設計問卷:①明確你要通過問卷調查了解什么信息②設計問卷③問卷的實際內容④問題的形式
3、 測試問卷
4、 正式開展調查
5、 進行資料分析,編寫調查信息報告。
觀察法是指評估者在培訓結束以后親自到受訓者所在地工作崗位上,通過仔細觀察記錄培訓對象在工作中的業績進行比較,以此來衡量培訓對受訓者所起到的效果。
這種方法由于要花很多時間,并不能大范圍使用,一般只是針對一些投資大、培訓效果對企業發展影響較大的項目。
座談法是將受訓者召集到一起開討論會,讓每一個員工講述自己通過培訓學會以了什么,是如何把所學到的知識和技能應用到工作中去的,以及他是否需要進一步幫助,需要什么幫助等問題,從中獲取關于培訓效果的信息。
討論會不要在培訓一結束舉行,而應在培訓結束一段時間以后進行(如一個月后),因為培訓的效果需要過一定的時間才能體現出來,過早的評估可能很難得到有效的信息。
內省法是由美國心理學家喬治·凱利研究出來的一種方法,是他的個性形成理論的一部分。內省法能使個人清地了解到自己的觀念,讓個人可以用一面“鏡子”照出自己對世界的看法,因此它能夠預測調查對象對事物認識的變化,可以評估改變學員態度的培訓的效果。
步驟如下:
(一) 準備工作
(二) 全面實施階段
(三) 排序計分階段
內省法的結果評估的是測評者自己的觀念變化,而不是參與測評人員的變化,在實際操作中,應在培訓前后分別測評一次,根據測評結果的差異就可以知道受訓者培訓前后觀念的變化。
筆試法用于了解學員已掌握的知識,它能在培訓期間向學員反饋有關信息,考察一段時間內的學習成果等。具體步驟如下:
1、 確定培訓目標。
2、 起草測試題目。測驗題目的形式主要有加快型題目和識別型題目。
3、 選擇、排列測試題目。
4、 為學員準備考試說明。
5、 準備記分卡。
6、 進行測驗。
7、 分析測驗結果。
操作性測驗是指通過對實際操作過程的觀察和評價來進行評估測驗的方法,它可應用于整個培訓過程,具有較高的表面效度;能加強學習效果,鼓勵學員在工作中應用培訓內容;能讓培訓師和學員了解教學效果。
在進行操作性測驗時,應注意達到以下要求:
1、 在確定培訓目標與培訓內容之前,設計操作性灘,并起草評分方案。
2、 對測驗中要表演的動作應進行規定,包括動作、相關條件、生產定額等的規定。
3、 對測驗進行標準化管理。
4、 根據需要盡可能使測驗環境與工作環境相似。
5、 測驗過程中,依次只能測一步。
6、 讓測驗、任務過程與最終產品掛鉤。
7、 為學員編寫說明書,清楚指出在測驗中他們應完成的事項。
8、 應對老師和受訓學員樣本進行測試。
行為觀察法是指觀察者選擇觀察方法,設計并利用觀察工具對觀察對象進行觀察評估的方法。它能夠向學員當場反饋學習進展,考核培訓后學員的能力,測量和評價學員培訓前后的行為變化。
其基本步驟如下:
1、 描述和解釋培訓項目計劃開發的特定技能,也就是觀察的對象。
2、 將上一步所說的技能分解為若干行為,對這些行為進行分析和分類,并明確某一類行為與培訓目標的關系。
3、 練習上一步所說的行為分類。
4、 被觀察者開始工作,觀察人員記錄其真實行為。
5、 將觀察結果匯總,反饋給被觀察人員及其主管。
5、培訓效果評估的基本步驟 180
答:一、作出培訓評估的決定
(一)評估的可行性分析
(二)確定評估的目的
1、了解有關方案的情況,包括培訓項目是否有利于增進組織員工的、培訓項目是否能進一步改進。
2、使管理者知道方案已經確實提供并實施,如果沒用提供,則要讓管理者明白采取何種措施來代替這個方案。
3、就繼續還是中止、拆還是限制該方案一事要作出決策。
二、制定培訓評估的計劃
(一)選擇培訓的評估人員
(二)選定培訓評估的對象
(三)建立培訓評估數據庫
(四)選擇培訓評估的形式
(五)選擇培訓評估的方法
(六)確定方案及測試工具
三、收集整理和分析數據
1、在適當的時候要收集數據,預告確定的數據收集進度計劃也要到位。
2、當數據收齊并達到預告確定的目標之后,接下來的步驟就是對數據進行分析,以及對分析結果進行解釋。
四、培訓項目成本收益分析
五、撰寫培訓評估報告
六、及時反饋評估結果
1、培訓管理人員
2、高層的領導者
3、受訓員工
4、受訓者的直接主管
相關推薦: